元帝的眼,但不被廢太子欣賞,所以即使謝絳不比建元帝欣賞的其他人差,綜合各種考慮后,建元帝把謝絳放到了工部,任工部尚書。
不過謝絳絲毫沒有怨言,反而在工部干的十分出色。之后被建元帝推舉入了內閣,位居末位,不過即使是末尾,建元帝都算厚待謝絳了,因為內閣閣老雖無定數,但一般有五位閣老,這五位閣老如無意外,身上都會掛著尚書一職,工部在六部之中位居末位,根本爭不過其他五部,謝絳以工部尚書一職入內閣,真的是建元帝有意補償才有如此局面。
明宣看見謝絳時,也在想著自己最近見過的諸位大臣。
眾所周知,六部中,吏部排在第一位,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甚至還有一個別號,號稱天官。也因吏部特殊的地位,吏部尚書在內閣也是由首輔掛職。
原先首輔乃是廢太子妃祖父,只是因廢太子與廢太子妃之事,建元帝雖沒深究,但首輔也十分有眼色的告老回家,建元帝也沒挽留,直接準了。明宣也沒來得及見這位首輔的面。
如今首輔之位還在空缺,吏部尚書倒是暫時由次輔擔任,次輔乃是兩朝元老,明宣也見過他,只覺得十分面慈目善,是個老好人,只是據明宣所知,這位次輔已七十有二,在內閣閣老里是年紀最大的。
禮部尚書乃是明宣外祖父,襄陽侯,以勛貴之身科舉入仕,又一路爬上了禮部尚書的位置,在內閣也占著一席之地,可謂是勛貴之中,文臣方面最為出眾的,這個暫且不表。
戶部,是天下錢糧經手的地方,可謂是油水最多的地方,這個地方,原本的戶部尚書,乃是廢太子舉薦的,廢太子之事過了以后,雖建元帝沒有下重手的意思,但這個戶部尚書對廢太子幾乎予給予求,落了不少虧空,建元帝也罰他罷職回家,如今的戶部尚書是被明宣父王舉薦的人上位。
而兵部刑部,兩者都牢牢掌控在建元帝手心里,不容他人染指,明宣也見過這兩位尚書,看起來十分和藹,但內里性情,明宣并不知曉。
腦子里快速的把這幾位大臣過了個遍,再看謝絳時,明宣心中總覺得,最后很可能反倒是謝絳這個老實人得利最多,看向謝絳的目光里帶著幾絲探究。
191949045641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