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名為求知學院的地址在明宣的要求下改在了離皇宮不遠處的內城。比原本定下在宮中的位置更大了不少,因為明宣決定這次學院將收納四百位學生,原本建元帝給明宣預留的地方當然就不夠了。
建元帝雖覺得明宣留下的人太多,魚龍混雜不是好事,但明宣堅持,太子也同意了,建元帝便也沒反對。
只是自學院擴大了規(guī)模以后,建元帝為了明宣著想,給學院又撥了兩個皇莊,以此供給學院的開銷。
明宣得了兩個皇莊,特意去考察了一番,見其中一個是在京城附近,離宮里很近,且莊子上幾乎是個小型的獵場,這讓明宣十分興奮,準備以后作為學院的學生學習武事的地方,平日游玩也可以到這里。
至于另外一個皇莊,是典型的農莊,明宣覺得自己想了解農事的打算應當能在這個莊子上達成目的。
至于求知學院的新地址,那靠近內城,是京城達官貴人聚集的地方,原先也是一處達官貴人的官邸,只是因為廢太子的事情,受了牽連,這宅子便空了出來。不過明宣實地查看了一下,覺得地方還是不大,求了建元帝把這座宅子旁邊另外一處廢舊的花園一起劃給了求知學院。
明宣覺得,這處花園可以作為學院的學生們住宿活動的地方,因為學生里有很多都不是京城本地的人,所以明宣索性決定,直接要求所有人住宿在這里,每隔十日有一天休沐,唯一的例外只有明宣自己。
不過明宣也決定了,如無意外,接下來一段時間他會一直待在這里,明宣覺得,自己這陣子被朝廷上那些老狐貍給糊弄的團團轉的心酸經(jīng)歷需要好好平復,在與父王深刻的談話以后,原先躍躍欲試想要出頭幫父王的忙的心情也消失了不少。
因為求知學院理論上并非是國子監(jiān)那種朝廷管理的學校,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明宣都會小心避嫌,明宣特意從建元帝給他的建校資金里劃出一部分,給工部,讓工部所屬下的工匠把學院休整好。
而在學院休整翻新的時候,那些報考的人們終于也迎來了讓人激動的一幕,順天府的衙役們在布告面前用大紅紙書寫名字的榜單貼在布告上,并高聲宣讀。按照那些報名時學生們留的地址,也有人前去通知報喜。
此時張方愚與謝志淵兩人正隔著路坐在酒樓的二樓窗邊,看著不遠處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劇,兩人早已知道了自己的成績,謝志淵是十三名,張方愚是第九名。謝志淵忽然嘆道“太孫殿下為何會決定錄取這么多人?”
張方愚噙著笑容,拿著茶盅喝茶,但笑不語。看向謝志淵的目光里帶著不解,像是不明白謝志淵為何會這么問。
謝志淵見了張方愚的表現(xiàn),不由氣怒,但很快冷靜下來,嘆道“是我魔障了!”
張方愚不管謝志淵是不是真想清楚了,只警告道“圣上和太子殿下對太孫寄予厚望,不會讓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影響到太孫殿下,希望志淵你莫要做過頭,到時候連太孫也保不了你!”
這話一出,謝志淵臉上陰晴不定,以為自己的小心思被張方愚諷刺了。謝志淵想到自己可能會被徹底排斥在太孫周圍,一輩子作為旁支,指望著嫡支指縫里露出一星半點,毫無指望的往上爬,就十分不甘。
張方愚不知道謝志淵是如何想的,但是想到謝志淵不過從道觀出來以后,便有了如此大的改變,也不由有些唏噓。謝志淵當初在道觀被養(yǎng)的有些不諳世事,如今不知經(jīng)歷了什么,看起來陰郁不少。
想到這心性比較厚道的張方愚勸道“志淵,無論你是因何而不甘,太孫都對你算得上厚道了,你若是想利用太孫上位的主意,覺得太孫寬厚,不與你計較,那就大錯特錯了。太孫雖是我的表弟,可你該知道,在圣上和太子下旨,讓眾人稱呼他為太孫時,咱們與太孫就已經(jīng)君臣有別了。”
說到這張方愚想到自己與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