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塞了這么多不成器的學生,宗室不能進入學院學習,未免會讓人議論朕對宗室苛刻。
朕決定,在宗室選出五十個附和條件的,一起和明宣在求知學院讀書,也好培養一下明宣和宗室的感情。”
太子心中一動,不說別的,如今的勇親王是世宗后嗣,太宗嫡子可不少,有不少都沒落了,勇親王哪怕血緣關系和皇室更加親近,但和遠枝卻是同樣的對待,父皇這樣一來確實是分散了勇親王在宗室里獲得的支持,畢竟同是太宗嫡子后裔,不能好處只你一人獨吞了啊。
太子對勇親王其實并無惡感,但是在權力之爭上,太子并不會幼稚的認為勇親王對皇位一點垂涎都沒有。所以對于建元帝的手段,太子是贊同的。
但是在涉及到明宣身上,太子有些猶疑,便爭取道“父皇,當初宗室終究是沒人報考,榜上無名是應該的,若是直接讓宗室出身的學子安插進去,傳出去顯得宗室和皇家太過跋扈,不如讓宗室選出來的人暫時在求知學院附學,或者是等下一年再重新規定宗室報考的規則。”
建元帝想了想還是點頭,說道“太子說得對,不過宗人府可以組織一場考核,讓明宣出題,其中表現優秀的,就讓他們進學院,不通過的等來年再說。”
太子知道建元帝如何想的,今年若是考中了,那是值得培養的,明年的話,勢必要讓明宣放一些水,不過明年明宣在不在學院也不一定,倒是看那些宗室如何考慮了。
太子與建元帝商議的結果一傳出去,引起宗室們沸沸揚揚的議論。勇親王府里,勇親王有些苦笑的坐在書房內,心中嘆了口氣,但很快也打起精神來,畢竟他還有這么一大家子要顧及。
但勇親王的嫡次子就怨氣滿滿了,他道“這宗室里誰不知道除了咱們勇王府,其他宗室有幾家是出息的,圣上居然還要搞平衡,還從太宗以下算,這真是,真是欺人太甚!”誰不知道太祖只有太宗一個嫡子,還不是從太祖算起嗎?原本還算遠枝的人,也都摻和進來,平白拿走了不少利益。
這話一出,勇親王還沒說話,雍親王世子,便訓斥道“住嘴!你說什么亂七八糟的,圣上哪里是你能議論的?”
勇親王帶著還算欣慰的目光看了自己的嫡長子一眼,然后對嫡次子嘆道“你大哥說得對,圣上作何決定,哪里是咱們臣子可以議論的。
而且此事終究還是要怪老夫我,若非我實在貪心,想給你們找一個好前程,引來了圣上忌憚,圣上不會如此雷厲風行。”
說到這勇親王神色愈發萎靡,說實在的,勇親王在建元帝面前說那些話自然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不過是想以進為退,畢竟他知道姜琦是太子心腹,太子定然舍不得,而他可以借機推薦幾個兒子,可誰能料到,正是這樣,也引起了圣上忌憚。真是偷雞不成反倒蝕把米。
對此勇親王幾個兒子都知道自家老子的謀算,聽到這話不由都低下了頭。說到底這次是他們心大了,不只是圣上,其他宗室怕是也對勇親王府有了芥蒂,真的算是得不償失。
勇親王的庶三子卻渾然不在意,道“父王這是杞人憂天了,說實在的,咱們圣上夠厚待勇親王府了,小心要的太多被噎死!”
這話一出,眾人看向他的眼神都帶著憤怒。勇親王的庶三子卻不在意,他直接坐下不再吭聲。說實在的,這說到底宗室都是偏愛嫡支的,他一個庶子摻和這些事里,又不能得到多少好處,還要平白擔了風險,還不如好好做事,讓圣上與太子看重培養呢,可比搶宗室那點資源要自在的多。
而且也省的讓圣上和太子忌憚,最后成了勇親王府的炮灰!
不過他倒是可以讓嫡子報名考核,今年進不去求知學院,明年也可以,能與太孫交好還是有好處的。
庶三子一走,其他底氣較足的庶子們,也找各種借口紛紛表態,只剩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