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皇命難為,再加上太子妃想著,廢太子這兩個女兒昔日與明宣關系也不算差,且性子不是刁蠻的,其他庶女她又看不上眼,教養這兩姐妹倒也算是聊慰膝下無子女承歡的可惜了。
只是即使如此,因為兩姐妹尷尬的身份,在這宮廷里也沒有當初的風光。
而且太子妃見了這兩姐妹以后,發現兩人性情略有些偏激,心中倒也擔憂,故而在明宣回宮請安的時候,也沒告知明宣此事,讓明宣見著兩姐妹。
其實太子妃也是兩廂為難,她知道這兩姐妹的性子須得扳過來才成,要不然將來,誰會容忍他們的性格呢?
只是太子妃自覺只是兩人的嬸子,又怕是在他們看來,占了他們母妃的位置。太子妃自認沒有虧心的想法,但也擔心兩人會被人挑唆,認為自己對他們沒安好心,太子妃又不是沒有傲氣,哪會愿意受這等氣。
更別說上頭還有一個建元帝在,她這個做兒媳婦的,是輕不得重不得,太子妃故而只能先把兩姐妹暫且安置在公主所里,讓他們讀書磨磨性子。
但太子妃沒想到,這兩姐妹帶來的據說是他們的奶嬤嬤竟然弄出了幺蛾子。
在太子妃知道此事后,就命人把明芙明蓉兩姐妹還有他們身邊兩個奶嬤嬤叫來,當面對質。
誰知見了面,兩個奶嬤嬤都喊冤認罪,認罪的是,他們確實說了一些不敬太子妃的話,只是對太子妃把自己伺候的主子扔在宮中不管有些微詞罷了,喊冤的是,后頭傳的那些話,都是別的人添油加醋才成了如今這般模樣的。
對此太子妃不可置否,也只是問兩姐妹,道“明芙明蓉,你們兩姐妹怎么說?”
對于太子妃平靜的問話,兩姐妹可以說心中百味雜陳。這一年里,他們兩姐妹經歷了太多太多,不僅父親逼宮被廢,一家人被遷到皇陵守墓,哪怕后來祖父封了父親為義忠親王,也不曾允許父親回京。
而母妃更是死的沒有光彩,不僅輕信所謂妖道的鬼話,喝下那所謂生子秘方,甚至還生了一個鬼胎。母妃也因此暴斃被廢。
關于父王的事情,他們兩姐妹本就沒辦法,也沒資格插手,只因為他們是女孩,連兩個庶弟都比他們有資格。但是母妃的事情更讓他們大受打擊。
關于那個馬道婆的事情,他們兩姐妹其實早就深恨不已,當初母妃為了省下嫡親弟弟,還說要用他們兩姐妹的血肉做法,甚至還想禍害明宣,也就是如今的太孫。
前者讓兩姐妹對母妃的感情消失殆盡,后者,兩姐妹自從回到宮中以后,也對此驚懼不已,生怕太子一家會因為母妃昔日做下的錯事遷怒他們兩姐妹。
而在宮中待了一段時間后,他們兩姐妹一直心中懷著隱憂,他們不敢找祖父建元帝幫忙,因為他們知道,母妃已經徹底讓祖父厭惡,這點連父王都提點過他們。
至于太子妃那里,他們也不敢討嫌,只敢安安生生度日,不敢招惹別人。但奈何禍從天降,有人要利用他們姐妹,甚至讓他們姐妹和太子妃交惡。
明芙作為姐姐,心中竭力冷靜后,就對妹妹說道“如今只能祈求太子妃的原諒,不然我們姐妹怕是再無出頭的時候了!”
明芙當然不認為他們的性命堪憂,畢竟他們好歹是代表父王的一個招牌,但他們好歹做了太子嫡女這么多年,怎會一代傲氣也無?
當初因明宣扮作女兒身,成天嚷嚷著說自己女兒身也能繼承王位,明芙明蓉兩姐妹便因此而有過心思,當然他們不會膽大到,要從父王的手里接過江山皇位,只是想著借著嫡女的身份,在朝堂上有些影響和權勢。這種野心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明宣不過是不經意的那么一說,并未放在心里,而且在明宣看來,其實自家母妃只創辦這么一個所謂的女子學院根本治標不治本。
朝中多少官員,勛貴自是不必說,科舉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