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的說道“趙姐姐說笑了,孫氏和甄家勾結,企圖敗壞殿下名聲,孫夫人就是再得寵,又怎會為這么一個侄女,而得罪殿下呢?就是圣上那里,知道了孫氏的作為,怕是連孫夫人都討不了好。
就是甄家,又能如何?若非有兩位王爺在,如今怕是都要抄家滅族了,如何能和咱們殿下比較?”
趙氏聽了贊許的點了點頭,道“可不是?不過就是甄家,好歹也沒背主的啊,這可比什么貪贓枉法嚴重多了!”
說著趙氏暗自瞥了孫氏一眼,見孫氏臉色煞白,也見好就收,對王氏使了個眼神,道“唉,有些人啊,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覺得沒人奈何得了她,可殊不知啊,其實那是主子記著舊情,可惜等情分用完的那一天,會有什么下場就沒人知道了!”
王氏贊同的點了點頭,道“你說得對,咱們在這費這么多口水,一點用處都沒有,走吧走吧,還不如給太子妃娘娘請安去呢,還得多謝娘娘在女子學院里,給我家的那個孫女留著名額呢,我得過去給娘娘謝恩才成!”
趙氏也一起起身,跟著王氏往外邊走去,道“誒,等等我,娘娘也給我那孫女留了一個名額,不過我孫女還太小,去了怕給娘娘惹麻煩,幸虧娘娘開恩,允許來年我那孫女入學,我同你一起去謝恩。”
“啊,這樣啊,到時候你孫女入學的時候,讓我家孫女帶著,聽說這女子學院里大家閨秀挺多的,到時候,以咱們兩家的交情,肯定好好照顧你孫女。”
“哈哈,那就謝謝老姐姐了,我可不客氣了!”
孫氏抬頭看著聲音漸漸消失的方向,心中失落無比,既羨慕又嫉妒。
而且趙氏王氏的話,也讓孫氏惶恐,她真的擔心太子不念舊情,而先前話沒說完就離開的太孫,離開時的臉上的冷漠,讓孫氏記憶猶新。
孫氏不得不承認,她仰仗的其實是太子對她的那些情分。
孫氏其實早已經后悔,和甄貴妃做了交易,又傲氣十足的覺得太子不會對自己做什么,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處境,孫氏心里一點想法都沒有。
不過剛才王氏和趙氏的說辭,孫氏到底聽了進去,心里也有了脫身的想法。
對趙氏和王氏,太子還是比較尊重的,特意推了不少事情來見兩人,一番回憶往昔,噓寒問暖之后,王氏和趙氏兩人對了一個眼神,就把剛才孫氏的反應告訴了太子。
太子聽了不置可否,只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后又對兩人笑道“兩位嬤嬤回去以后記得督促子孫讀書習武,求知學院那里每年都會招收學子,兩位嬤嬤可以讓子孫去報考,以后也有個好出身,不管是去考科舉,還是從軍,都有好處。”
一聽這個,趙氏和王氏大喜,連忙謝恩。說實話,一個家族能不能出息,更多的還是要靠男丁的,有了太子這些話,將來他們子孫進了學院,相當于已經被主子記住了,以后出頭也容易許多。
太子擺了擺手,讓兩位嬤嬤起身,又說道“明宣的脾氣不好,嬤嬤的孫子進了學院,可莫要落下了功課,前幾日我聽明宣說,學院里已經有超過三十個學子,可能會留級。”
趙氏和王氏聞言有些惶恐不安,就是鬧不明白,這個留級是什么意思。
太子給他們解釋道“求知學院是四到六年的學制,不過若是留級的話,相當于這一年的書白讀了,比其他學子要多讀一遍,說出去名聲也不好聽。”
一聽這話,趙氏和王氏也緊張了,心里思慮該多督促一些孫子的功課了,他們在外人眼里本就占了太子的光,要是還不成器,名聲只怕是更差,別說為家族爭光了,怕是太子也會對他們失望,那就不是好玩的了。
關于這個留三十名左右的學子留級的決定,明宣早在一開始便有了想法。因為一開始學院的學子們,其實有不少都是靠著家世或者其他僥幸進來的,還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