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湯泉宮,李世民居住的排云殿里。
李世民看著小幾上的一縲厚厚的奏表,臉上陰沉的能滴出來,呼呼的喘著氣。
小太監通傳,房仆射到了,李世民面無表情地微一點頭,小宦官慌忙出去傳見。
李世民看著房玄齡趨步上殿,行禮參拜,都一言不發。
房玄齡知道李世民正在生氣,表現的特別恭敬。
李世民一揮手,殿里的太監都無聲退出大殿,然后指了指地上席位,讓房玄齡坐下。
站起來把一份奏表交給房玄齡,房玄齡起身,雙手接過,打開就看。
一目十行,看完奏表的內容,臉露出喜色,輕輕道“太子殿下倒真是高瞻遠矚,與陛下不謀而合?!?
李世民聽了露出欣慰之色。
“嗯,這次承乾倒是想對了,不過君不密則失臣啊。
房愛卿看看這些!”李世民說著怒指著小幾上的一堆奏表。
房玄齡忙拿起一份,一看是彈劾李承乾,不敬師傅,亂解經典的,再拿起一份,一看還是彈劾李承乾,不敬師傅……
一連看了幾份,苦笑道“這些人也太小題小作了吧?”
“哼,承乾的這份奏表是他寫好,讓杜荷親自給我送來的。杜荷說得很清楚,承乾寫奏表之前,只請教了東宮里的幾個師傅。當時幾個師傅還都夸承乾呢,結果呢第二天,就有這么多彈劾承乾的奏表。
隨便找些什么不敬師傅,亂改經典這樣的狗屁理由,就說承乾不能奉祀宗廟!
承乾要準備打高句麗,就不配承繼宗廟,朕要打高句麗,是不是也得退位讓賢啊?”
李世民聲音越說越氣,到最后幾乎是吼出來的。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這上面只是說太子殿下不敬師傅、亂解經典,沒提打高句麗的事?!狈啃g拿著奏表有些疑惑。
“沒提打高句麗,那要是提了打高句麗,那有些人不就暴露了身份了嗎?
承乾雖然不肖,可他不會沒事就去招惹孔穎達,向來朕就聽說,孔穎達慣會面折廷爭,往往把承乾訓斥的不敢吭聲。以往朕想他是師傅也沒有什么壞心眼,教訓學生是應該的,不想老匹夫居心不良,竟然敢陷害太子?!?
房玄齡一聽心里一嘆,看來陛下對太子還是非常疼愛的。
“陛下是懷疑他們居心叵測,但是沒有證據啊!”房玄齡提醒李世民。親
“不急,既然他們敢跳出來,朕就不會手軟。房愛卿你先回長安城,代朕訓斥承乾一頓,然后看看還有誰跳出來哎?”李世民不光想要把外患都掃平,還想把朝中也整治平順。
房玄齡做為多年的老臣,自然明白李世民的心思,聞言也不說話,深施一禮就退出去了。
第二天,清晨,房玄齡大張旗鼓地回到長安城,然后直接來到東宮,站在嘉德殿門口就說“有旨意,讓太子殿下出來接旨?!?
他這一喊雖然聲音不大,但卻驚動了整個東宮。
房玄齡是什么人,太子少師,尚書左仆射,那是當了十幾年宰相的人。什么樣的旨意用得著他從湯泉宮回到長安親自來東宮傳達?
再說,李承乾是已經成年的皇太子,是大唐朝的第二人(第一人是他爹),誰來傳旨那都是賠著笑臉,到了東宮請太監通傳,李承乾答應了才能見著太子,傳完旨意還得再給李承乾行禮問安。
這回倒好,讓太子殿下到嘉德殿來接旨!
而且,房玄齡雖然位高爵顯,但是他做人做事從來都是謹小慎微,今天居然跑到東宮來耍威風,這也太不合常理了吧?
三個不合理,說明問題很嚴重。所以整個東宮都被驚動了,李承乾正在后園的八風殿里指導排戲。嘉德殿到八風殿的直徑距離超過一公里,傳話的小太監一路飛奔到八風殿,喘了半天才說清楚。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