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年三十抓人鬧的動靜很大,但是大家都有心理準備,所以李世民和文武百官都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第二天是年初一的大朝,這在唐朝是一年里最隆重的政治活動之一,本來李世民沒打算讓李承乾參加,想讓他好好養傷。
但是李承乾為了正式參政,早準備好了一份他在大唐的政治的宣言,怎能不參加。
在李承乾極力要求下李世民才同意他正常參加癸卯年元旦大朝。
經過十二月后半個月的事情滿朝文武對于李承乾太子的地位再無懷疑。
元日大朝時,李承乾的車駕一出現在太極宮外,太極宮前幾千文武大臣都肅然與之見禮,大有王者氣象。
“參見太子殿下!”
當此情此景李承乾心里也生出一服豪氣,忍著胸口還有些微的疼痛,大聲道“眾卿平身!”
“太子令眾臣平身!”站在車駕旁邊的老鬼立即扯著喉嚨重復一遍。
“謝太子殿下!”
李承乾在太極門前換了步輦,太極宮的大門也就打開了。
李承乾乘步輦當先而行,眾宗室、文武大臣、各地刺史派來的朝集使、還有周邊藩邦使臣紛紛跟在后面。
元旦大朝就是向皇帝朝賀新年,分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就是皇太子帶領諸王宗室給李世民拜年,第二部分是王公大臣和各地方大吏,駐守的將軍派往朝廷的使臣也叫朝集使給李世民拜年,第三部分是各部落首領和藩邦使者給李世民拜年。今天李世民身著袞冕儀表嚴然地據于太極殿里的寶座之上,李承乾身著具服遠游三梁冠,柱著他的拐杖,一步一點但卻莊嚴肅穆地領著諸親王和皇室宗親向李世民朝拜。
大殿里很多大臣看到這幕都覺得不勝唏噓,這個皇太子自從因他腳上受傷就不受皇帝和大臣們待見,到了去年一度傳出廢立的風聲。
但是隨著東宮平定了庶人李泰的叛亂,李承乾太子之位又穩如泰山了,看來大唐真的要有一位殘廢的皇帝了……
李承乾和諸王依禮行完朝拜大禮,立于殿于上等著李世民說話。
“太子和諸卿平身,宣旨!”
眾臣聞言都是一怔,還不是宣旨的時候啊,元旦大朝一天都是各種典禮,一般都是到朝罷才宣旨賜宴,這個時候宣什么旨?
沒讓李承乾和眾臣多想,內侍黃清明走出來大聲宣旨道“皇太子地在震方,禮絕群后,而令書法式,未著彝章。……”
一封詔書被宣旨的內侍黃清明抑揚頓挫地念完,眾臣都明白了這是李世民為了抬舉李承乾,讓他以后給他大臣批文時直接在書后批令。
原來東宮的文書只有極正式的命令才由詹事府下令,今后有了李世民這道詔書,李承乾隨便寫個什么或者給大臣的奏疏上批句話就都叫做“令”了。
凡是明白了這封詔書的意義大臣都被震驚了,包括三省宰相們都沒想到李世民有這么大魄力敢給李承乾這么大權力,有這個批令的權力李承乾的權力就在宰相之上了。
眾臣震驚還沒有完呢,黃清明又拿出來了第二封詔書。
“皇太子承乾,忠孝成德,志業光茂,……。”
第二封詔書的內容是說在大朝及常朝上給李承乾在皇帝寶座旁邊設座,也就是以后凡是李承乾上朝,參拜過李世民后就可以坐在李世民旁邊的座位上,跟李世民一起聽政了。
文武百官聽完兩封詔書還沒有回過魂來,就見李世民伸出左手向李承乾招手,右手指著旁邊剛設的寶座道“承乾來與父皇一起接受百官的朝賀。”
雖然李世民今天穿的是袞冕面前有十二道旒串擋著他的面容,但是李承乾也仿看見了李世民正滿眼慈愛地看自己。
“謝父皇殊恩,但兒臣不敢越禮違制!”李承乾強忍立即坐上去的欲望推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