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聞言卻是語氣溫和地道“承乾勿辭,朕既已下詔,你坐上來就不算違禮越制。”
“兒臣遵旨!”李承乾說著就一瘸一點地走上專門為他設的寶座上坐下。
剛才跟在李承乾身后的諸親王宗室你看看我看看你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還是李恪最先反應過來,朝著李承乾鄭重一禮道“參見太子殿下,祝太子殿下千秋長壽!”
后面的其他親王宗室也都只得跟著李恪參拜李承乾,第二輪參拜的大臣、朝集使和第三輪參拜各藩邦部落的首領使臣也都有樣學樣,先參拜李世民再參拜李承乾。
幾千人輪班進殿參拜他們父兩個,就是一次兩百人也要好幾十次,而且每次各種禮數又有不同,這樣折騰下來一上午就過去了。
就在李世民和眾臣都有些疲勞饑餓準備宣旨賜宴時李承乾突然站起來先向李世民行一禮,低聲道
“父皇,兒臣亦有些禮物想于此時賜與內外臣公,還有一道令諭也想一并宣讀了。”
李世民以為是關于李泰的叛亂的案子,皺了皺眉頭道“承乾的禮物可以宴后再賜,令諭也等三天以后諸衙開印再宣不遲。”意思是讓朕過個安生年。
李承乾以為是李世民累了或者不愿改變禮制所以解釋道“父皇,兒臣準備的禮物是《四書集注》,令諭也是關于興農的正宜此時賞賜和宣讀。”
“哦!”一聽說是賜書和關于興農的諭令,李世民點點道“那你宣讀吧!”
李承乾先向李世民一拜道“遵旨!”然后轉頭對老鬼道“老鬼宣旨!”
老鬼是早就準備好的,聞言忙上前走兩步大聲道“太子令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天下百官上負皇命,下撫黎民,唯兢兢業業以成其事,方能上不負皇恩之簡拔,下不負百姓之供養。
然百官或智短力微,或性靈不明,甚而有貪于財貨,戀于權位者,致使政殆民貧家國不治。
孤王既感孫權尚有勸學之德,又嘆百官時有害群之輩特親注《四書集注》一部,印五千部以賜百官,望卿等日后都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增長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之技。”
柏舟念完這篇半文半白太子令,太極殿滿殿嘩然,李承乾不但公然罵百官無德無能,還賜書讓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這讓那些胡子一大把的老夫子如何受得?
一向可都他們罵皇帝、皇太子啊!
李世民看著這局面也是搖頭苦笑,暗道承乾也太性急了,以后還要好好教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