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從寢殿里出去。
李世民神色疲憊地對李承乾道“朕累了,承乾也去歇著吧!”
李承乾起身扶李世民躺下,低聲道“都是兒臣無用讓父皇受累了。”
李世民聞言臉露出得意的笑容,拉著李承乾的手道“承乾放心父皇一定撐到你定下我大唐的萬世不移之法。”
……
……
群臣在李世民寢殿里聽了李承乾一通教訓不算什么,真正讓他們在意的是李世民身體明顯越來越好了,而且從今日情形來看李世民是十分支持李承乾變法的。
古代只有‘革命’沒有‘改革’一詞,雖然李承乾曾公開說過李世民應該為大唐立下萬世不移之法。但是唐承隋制經(jīng)歷了武德九年和貞觀十幾年,到現(xiàn)在二十幾年過去了天下成百上千的世家林立,朝中的開國功勛也已樹大根深,就算是李世民這個時候想改弦更張,也是在變法不是所謂制訂祖宗之法。
走在回衙的路上眾人都是沉默地想著心事,突然禇遂良走到高士廉面前躬身一禮的道“太子殿下高瞻遠矚,做臣子的只能力以赴完成太子殿下的宏愿了。”
眾人見此都站住腳步,高士廉看一眼站在旁邊的六部尚書神情鄭重地點點頭道“我等臣子遇上陛下和太子殿下這樣的明君,是必須要力以赴為朝廷效力的。”
六部尚書知道兩個人在這里一唱一和是說給他們聽的,讓他們配合巡視。
李道宗聞言笑呵呵地向二人道“兩位大人只管放心,我們也是大唐的臣子,此等干系大唐千秋萬世的事情自然會力輔佐太子殿下辦成的。”
“正是如此……”
“此事辦成我等亦能留名青史……”
眾人紛紛出言表示贊同。
……
李承乾穩(wěn)住這些人就算是穩(wěn)住了朝廷,下面只要把要造反的荊王和士族一舉除去他的變法在朝廷上就會一切順利。
李承乾出了李世民的寢殿來到甘露門他平時處理政務的地方,剛要命人去傳平章院的幾位大學士,就有江夏王李道宗來見。
李承乾一面命他進見,一面暗想江夏王李道宗是禮部尚書剛才還見過面怎么又來求見?
不一時,李道宗有點神不守舍地走進來向李承乾行禮。
“江夏王叔免禮賜座。”李承乾淡淡地道。
“謝太殿下。”李道宗沒有看李承乾只是一躬身便坐下了。
李承乾看李道宗坐那里低著頭,知道他必然有大事要說便沒有說什么只是等他說話。
過了半晌,只見李道宗抬起頭來看著李承乾道“太子殿下可曾聽說荊王回長安了。”
李承乾聞言眼神一寒隨即掩飾下去,淡淡地問道“什么時候的事?”
“臣也不知道,不過應該有幾天了。臣是聽家里管家說長安士族都在傳說‘荊王設宴自稱曾做夢夢見日月入手’。”
李承乾聞言似笑非笑地看著李道宗道“江夏王叔信嗎?”
李道宗聞言立即怒沖沖地道“他大逆不道,胡言亂語,何足采信!”
李承乾點點頭道“江夏王叔也是兵法大家,你說說這一仗他們會怎么跟孤王打?”
李道宗聞言臉色凝重地道“太子殿下是認為他們會謀反?”
“荊王雖然就在長安附近,可若不是長安士族主動去勾他,恐怕他還沒有膽子偷偷回長安吧?”
李承乾說罷看著李道宗等他答話。
因為李道宗行事低調,李承乾一直忽略了李道宗,但是不要忘了李世民曾把李道宗和李世績、薛萬徹放在一起評價,而且認為李道宗和李世績軍事造詣比薛萬徹還強。
這樣一個人物又是宗室就算自己忘了,別人也會惦記著的,這不荊王還回長安幾天就給李道宗透消息了。
李道宗聞言想一下便試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