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南岸,春光明媚。
十幾萬人揮動手里的鐵锨、撅頭不斷往里圩田四圍的堤壩上加土的場面十分壯觀。
這么多人同時干活效率十分高,僅昨日第一天就圍出一座三千畝的大圩田。
昨天夜里李承乾命人在圍好的圩田里放火,一夜野火把圩田里去年的干草和今年新生的嫩牙部燒成了黑灰。
今日已經有一些老弱開始在昨日剛堆起的田壩上,栽種桑樹,明日野火徹底息滅后,就會有人進去整理田隴。
幾十萬一無所有的貧民,看見一日之間就圍起來三千畝上等水田,心里都是火熱一片。有經驗的老農看見這么肥沃的土地,一邊流淚一邊對身邊的人講說今年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
這些人雖然昨日累了一天,今日卻更加精神抖擻,干勁十足。
按照李承乾的計劃這三十多萬人,要有三萬畝以上的圩田,然后再把圩田南部整理出來,這片地方怎么著也能整出幾百萬畝上好的稻田。
要知道歷史上天津地區是北宋時遼國開發的,那時候北方的氣候干冷遠沒有貞觀年間濕潤。現在這里李承乾站田壩上看,往南數十里都是枯黃的野草。
要是把這些地方都開墾成農田,暫時就可以滿足燕都的需要,當然這還需要更多人力的支持。
李承乾猛地一使勁把一大鐵锨濕土甩到已經一米七八高的田壩上,然后把鐵锨駐在地上用雙臂抱著鐵锨,站在那里喘氣。
看著手心里十多個透明的水泡,心里哀嘆兩輩子沒有受過的苦,這一次受了。
王方翼見狀急忙連揮數锨,把李承乾面前的濕土都甩上田壩,低聲道“太子殿下這會兒沒有百姓過來,您先歇一會兒。”
李承乾看著王方翼道“不想方翼出身士族,從小讀書習武,干起農活也這么利索。”
王方翼神色一暗,低聲道“家父過世時臣只有八歲,祖母命臣與母親住在城外別業,臣每年都要帶領家下仆人,修整田垅、栽種桑麻。”
李承乾隱約知道王方翼父親早喪,王方翼的祖母不喜歡王方翼的母親。
他祖母是李淵的妹妹當時已經被封為公主,在家里說一不二,王方翼母子有一段時間日子確實難過,這段日子也給王方翼留下很深的印像。
李承乾伸手拍拍王方翼的肩膀道“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
王方翼聞言低頭一想立即大喜道“謝太子殿下教誨,太子殿下能不能把這句話寫給臣?”
李承乾看著王方翼笑吟吟地問道“你現在也還不算成就大器了吧?”
王方翼聞言訕訕地撓頭,一時不知該如何對答。
“好了,我也歇的差不多了,你去看看再放進來幾個百姓。”李承乾說罷,忍著手上傳來鉆心的疼痛,雙手再次抓住锨杠準備干活。
“太子殿下還是算了吧,這里的百姓都知道太子殿下也在此干活,不會再起其他心思了。”王方翼小聲道。
李承乾神情凝重地搖搖頭道“不行,海上的糧食一日不到,我就不能安心。”
沒有糧食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旦這里的糧食吃完,而海上的糧食又沒有來到。
幾十萬面臨斷糧的人能做出什么事,誰也不知道。所以李承乾只能盡量與這里的百姓多接觸,增加雙方的信任。
李承乾這里干活有兩百多個侍衛分布在他周圍,一邊協助他干活一邊保護他。
時不時的王方翼會招來幾個貧民到李承乾身邊,與李承乾一起挖土,陪李承乾聊幾句天。
這樣可以使更多百姓接觸到李承乾,讓他們更加安心。
王方翼聞言不再勸說,扛上鐵锨就往侍衛外圍走去,李承乾則趁著這點時間再歇一歇。
不一會兒,王方翼領著幾個扛著鐵锨、镢頭的貧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