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這么玩的嗎?
直接三軍拆解重組,騎兵攻城,步卒反守城?
他生平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戰(zhàn)斗方式,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麹義當(dāng)真是想不到劉備他們能夠這么來的,他也只能夠在南皮城上看著趙云帶著三路騎兵合并到一處,然后絕塵而去。
并不是他不想出城去阻攔,然后帶著他們朝著自己準(zhǔn)備好的那處專門用來對付騎兵的山坡進行決戰(zhàn)的,但是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出城。
因為張飛和張遼他們已經(jīng)將營地直接懟臉建在了南皮城外,用營寨將整個南皮城包圍了起來,而且還特地將那些木制的箭塔搭建得更高一些,讓他們可以覆蓋到從南皮城出來的部隊。
一旦麹義帶著部隊從南皮城出城,就會迎面收到張飛他們的覆蓋性打擊。
當(dāng)然,不是這種戰(zhàn)略威懾就能夠讓麹義放棄出城想辦法去引誘趙云回來過來決戰(zhàn)的,他也有做過嘗試,帶著先登死士出發(fā),用重盾抵擋箭矢,但是他們的前進路線上,也已經(jīng)有著大量的步弓士卒在等著他們,想要來一場郊野步卒大戰(zhàn)。
軍事戰(zhàn)爭中,棄城而守的行為大部分是愚蠢的,放棄城池本身的防守優(yōu)勢,來跟數(shù)量倍于自己的敵人進行平等交戰(zhàn),那就更加愚蠢了。
但是問題是,人家根本就沒有發(fā)起任何的攻城行動,反而看那個架勢,像是要給南皮建一個外城,好好地拓展一下南皮的城池容納量,而張飛的赤甲軍和張遼的雁門軍就在外城的城墻上微笑地看著南皮城里的麹義軍,每天友好地打打招呼。
嘿,其實麹義還真就猜對了。
陳琛確實覺得南皮城的地理位置還是挺不錯的,可以作為新的發(fā)展城鎮(zhèn),作為一個軍事重鎮(zhèn)來發(fā)展,但是他當(dāng)然是沒有參與到這次的具體出謀劃策。
而是老郭。
或許只有老郭這種上了年紀(jì)的人,才會更加斤斤計較,去計算一些能夠一舉多得的策略方案。
畢竟中年人都喜歡算計,把賬算得好好的。
所以按照老郭的安排,就是讓張飛和張遼圍著南皮城慢慢地將城墻建起來,然后將來可以直接作為南皮城的外墻來發(fā)展,算是提前在這里進行基建了。
只不過這也是劉備陣營他們的實力在這里,所以根本就不用去顧忌太多的危險。
他們的背后也還是自己人,根本就不擔(dān)心還有人會來偷襲,畢竟在冀州這片土地上,有勇氣來面對他們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麹義如今被圍困在了南皮城之中,而袁譚更是帶著他的大軍龜縮在浮陽城里不敢冒頭,現(xiàn)在趙云也帶著騎兵過去包圍住了浮陽城,而南面還有徐庶輔助徐晃建設(shè)起來的防線,沒有人能夠突破他們的防線到這里來偷襲張飛和張遼他們。
所以其實就是麹義他們守內(nèi)城,張飛、張遼他們守外城。
最理想的肯定就是大家互不影響,大家都等一等看浮陽城的消息,如果浮陽城迅速被拿下了,那渤海郡的歸屬也就明朗了,麹義他們就沒有什么打的必要了。
但是如果僵持稍微久一點,而袁紹他們也在收到消息之后,迅速反攻,或許還有機會能夠反打一波。
哪怕麹義現(xiàn)在再怎么不甘心,他現(xiàn)在還是只能夠在這里待著,不然一旦沖動出城的話,很容易就變成了自己攻城,而張飛和張遼他們守城了。
那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不過說起來,其實麹義還是想不明白,怎么劉備陣營的工程建設(shè)士卒的效率怎么就那么高,竟然可以那么迅速地建成那么長的城墻,雖然說確實南皮城不大,而且現(xiàn)在他們所謂的外城,也只不過是用木頭為主體建成的框架。
但是這種建設(shè)速度還是讓麹義大開眼界了。
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建設(shè)速度的隊伍。
他當(dāng)然不知道陳琛早就在并州那邊收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