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向來如此。
再能夠看見一統天下的曙光前,每個人都在尋找著能夠生存下來的辦法。
無論在哪個世界里,得到什么,就意味著要付出什么,對于這些想要在亂世之中更進一步的世家來說,有時候,賭,確實是他們最好的辦法。
所以,在華夏大地上,發生紛亂的時候,總是有舊的世家倒下,新的世家站起來,仿佛這就是世間再正常不過都規律,但是陳琛可不這么想。
不過再這個封建王朝都才剛剛往著巔峰期發展的新興階段,太過于直接地將階級矛盾挑明,進行改革,是不可取的。
這一點上,從新朝的王莽竄漢,還是張角的黃巾起義,他們的失敗都證明了如今的其他力量都還不足以對抗封建世家的力量。
可是如果提前布局,韜光養晦,蟄伏上幾十年,就連主公都認可自己的想法的話,認可階級觀念的話,那或許新漢能夠成為一個領先同時代異國上千年的恐怖存在。
其實這還涉及到了陳琛的野望。
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后,他也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叩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
或許這個世界已經和他記憶中那個世界截然不同了,但是既然來到了這里,那嘗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和知識來改變這個時代。
前世的自己不也是個憤青和小粉紅嗎?
如果能夠在大漢,在這個中國實力最為鼎盛的朝代之一,將這份鼎盛擴散開來,與其他文化形成宛若天塹溝壑一般都實力差距,在這個時代就開始保持對世界各國的鞭撻和蹂躪,讓他們將臣服大漢變成一種傳統。
不好意思,陳琛雖然平日里好說話好商量的很,但是他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
天上地下,唯大漢獨尊。
所以陳琛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而且目前基本上實力上劉備只要在接下來兩年之內不主動發動什么大型規模的戰斗,類似于夷陵之戰那種直接把整國戰力給葬送了的情況,那劉備將會一直保持著優勢,一統大漢并不是夢。
再加上這段時間里,對外的操作并非就停下來了。
明秋衛的正式成立,就是為了保證在劉備好好蹲家里發展的時候,不會出現另外一個足夠強大的諸侯迅速地一統南面,獲得能夠戰勝劉備的實力,對外操作并非只有正面戰場上的戰斗。
還有挑撥離間和教唆推動。
其實陳琛還沒有完全跟劉備交底,他心中覺得將來在劉備成功一統大漢之后,應該要做的并非是將大漢的封建集權進一步提升,達到一個新的巔峰,而是走另一條新的路徑,很適合這個世界風格的路。
君主立憲制。
因為如果是將封建集權推進到巔峰的話,大漢確實能夠在這一代極為強盛,因為劉備本身的實力和境界就超乎常人。
再加上劉備三興炎漢的傳奇事跡,更是會為大漢劉家披上一層神圣的金縷玉衣,那種神性的光芒,自然而然地會將“劉姓帝王是天命所歸”這一點,深深地烙印在大漢百姓的心中,并且將會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
要知道,歷史上劉備沒有成功地光復大漢,后世還是有著著名的“卯金刀”讖記。
這個說法是一直持續到了隋唐時期,還是頗有爭議的,主要是劉黑闥以“劉氏當王”的旗號,與李唐的“李氏將興”相對抗。
劉黑闥之所以會借用這樣的旗號,只要原因還是大漢的統治深入人心。再大唐之前,只有大漢是一個持續了數百年的王朝,而且哪怕再這數百年之中,大漢經受了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不管是什么樣的風險還是災難,大漢都挺了過來。
在漢代經典的讖緯類典籍《春秋演孔圖》中,誕生了著名的“卯金刀,名為‘劉’,赤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