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不斷地敲著桌案,公孫度以為他在猶豫是否要對高句麗的挑釁做反應。
畢竟高句麗最近都動作越來越大,從一開始地騷擾邊境村落,再到打劫過境的商隊,如今甚至直接對遼東軍駐地發起的偷襲,這幫高麗猴子的膽子真的是越來越大了,要么就是選擇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要么就是妥協。
至于為什么妥協。
還是因為如今劉備剛剛一統北境,并不適合在這種狀態多與一個戰勝之后不能帶來太多利益和戰略作用的猴國糾纏。
如果將兵力和后備投入到高句麗來,那勢必造成兵力分散和冀州空虛,倘若曹袁聯手,那青、冀陣線的防御力量受到沖擊,影響不小,甚至有被攻入鄴城的風險,如果從利益角度來看,暫時忍讓高句麗,等到騰出手來再好好教訓他們也不是不行。
可是公孫瓚哪里是那種能夠忍下這口氣的人?
要是他能夠忍住這口氣的話,那當年也不會跟劉虞因為對鮮卑人的政策不和而導致政治分歧,從而翻臉相互進攻。
公孫度期待著公孫瓚的態度,公孫瓚沉吟片刻之后,低下了頭,良久之后,才緩緩抬起了頭。
“或許我們應該再來一場滅國之戰了。”
公孫瓚的聲音有些沙啞,但是充滿了堅定的信念。
“滅國?”
“再來?”
公孫度重復了兩個詞,他覺得這兩個詞怎么說都有點不對勁,公孫瓚想得這么多嗎?滅國?想要擊敗高句麗并不難,但是想要滅國的難度也太大了吧?而且,再來?我們之前有干過滅國的事情嗎?
公孫瓚看到了公孫度臉上的疑惑,咳嗽了兩聲。
“你別忘了,我們現在可是玄德公的人,玄德公當年大破鮮卑、剿滅匈奴,與滅國何異?”
公孫瓚說起來,心曠神怡,十分向往,而且公孫度還在他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自豪感和共榮感。
這么說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公孫度是來給公孫瓚當幫手的,不是來當聽話蟲的,對于公孫瓚的想法,他準確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如今玄德公與袁本初交戰才剛剛結束沒多久,還遭逢十年以來最大雪災,現在才剛剛結束雪災,怎么可能調配得出足夠多的兵力來和我們一起攻打高句麗?”
公孫度首先就兵力問題提出一個重點。
那就是單單憑借著公孫瓚和公孫度他們兩人手下的遼東軍,并沒有辦法消滅高句麗,而劉備這個時候的兵力分布已經很極限了,沒有辦法再從哪里縮減太多的部隊來,或許只能夠抽調出機動隊一支騎兵軍過來支援。
但是不管是太行黑騎還是趙云的白馬軍,都不能夠對高句麗戰場造成直接的幫助。
因為高句麗的地勢根本不適合騎兵發揮,所以就算是抽調過來了也沒有什么用。
“還有,如果真的要滅國的話,那就需要深入高句麗地界,我們對高句麗地界并不是特別熟悉,而且他們的路線狹窄綿長,于攻方而言,不利得很。”
這是公孫度提出的第二點,戰線拉長的不利性,這也是高句麗發展起來之后,鮮卑沒有想著大規模入侵的原因吧。
公孫瓚聽了公孫度的意見之后,沉默了片刻,因為公孫度說的不無道理。
但是他倒是有一點想法,他莫名的有信心。
“我覺得我們可以跟主公借一軍一人,或許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公孫瓚想了想那人的戰績,一時間信心滿滿。
“誰?”
公孫度下意識地問道,但是看到公孫瓚那自信滿滿的樣子,他突然想到有一個人一直以來不是在創造奇跡,就是在創造奇跡的途中。
“難不成你想把小陳先生借來?可是要是主公沒有了小陳先生坐鎮的話,不會對鄴城那邊產生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