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設法與安藤、竹中議和,甚至將其策反,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而拿下稻葉山城……”
連丹羽長秀也在這一瞬間失去了往日的淡定。
反倒是林秀貞開口說到
“二位所言雖然不差,但是……只怕不會有那么簡單??!”
“嗯?”
信長斜著眼望著林秀貞,仿佛是有些驚訝。
后者接著補充說“稻葉山城雖然拿下了,但是齋藤龍興卻逃走了,也就是說,安藤、竹中等人并未獲取大義名分,他們得到的只是一座城而已,這次政變已經失敗了!這時候就算是與他們親近的美濃人,也絕對不會明著站出來支持的。如果稻葉山城不在是齋藤家的主城,那也只是個被包圍起來的死地而已,依我看,安藤竹中只有投降、出奔或者戰死三種可能,就算本家肯支援他們,也是遠水不解近渴。”
平手汎秀暗中頷首。從后世所知的事實來看,唯有林秀貞的大段分析是合乎道理的。這個老人的軍政才能都極為平庸,但是對政治的理解絕對是大師級別!畢竟一般的武士主要精力都放在實際事務上面,而林秀貞出仕三十多年來卻一直是個職業政客。
大義名分,這是個既虛妄又實在,既不重要又十分重要的東西。安藤和竹中發動了一次軍事上成功,政治上卻失敗的政變——沒有抓住首腦人物,就不能以其名義來統御美濃。那么跟之前相比,除了多了一座城之外,又有何區別呢?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安藤竹中奪城有三個可能出現的情況第一,抓住齋藤龍興,挾天子以令諸侯,憑借安藤的手腕和資歷應該能夠做到;第二,殺死齋藤龍興,美濃因為無首而大亂,被周圍大名分割;其三,最壞的結果,齋藤龍興逃掉,反過來號召群臣反攻。
一陣沉默,久久無人發話。
“還是先進攻犬山城。”
信長下了定論。
這是最現實的方案,趁著美濃這段時間無暇派出援軍,先把前線的釘子拔掉。
s感覺有些問題未必交待清楚了,于是解釋一下
首先,究竟是哪些人對齋藤龍興不滿呢?一是往日重臣,因為龍興寵信親近,削減了他們的發言權;二是領地受到織田攻擊的家臣,對于長期防守戰引發的損失不滿。這兩類人并不能代表美濃所有人。其他人對龍興并不會有太多反感,因為沒有利益沖突。
其次,西美濃三人眾的勢力,在游戲和小說中往往被過分夸大了,其實三家合起來,也是不夠抗衡主家的。
再次,三人眾站在同一戰線,是因為他們是利益共同體——都是被齋藤龍興削去權力的宿老。若是安藤守就有心自立,那么三人就不在是利益共同體了。
大致上講,這就是為何歷史上安藤竹中順利奪了城,卻不得不歸還回去的原因。
另外齋藤龍興最大的失誤,并不是被奪城,而是接下來的處理。這個下章再談。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