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臉,說不出來話來。
“你……你你你……”
這個時候足利義昭不得不站出來平息事態了。反對織田是好的,但真木島昭光這一番話完就是求責備,吹毛求疵了。根子還是幕府實力不夠,才不得不讓步嘛,攝津晴門又不是真的賣主。他的忠心和能力義昭都是認可的,唯一可惜的就是太過悲觀軟弱。
所以義昭開口便道
“中務大輔(攝津晴門的官職)忠心體國,我是從不懷疑的。孫六郎(真木島昭光)怎可如此說他?還不快道歉!”
話雖是如此,但只看他稱呼攝津晴門是用官職,喚真木島昭光卻是用的通字,顯示出來的親疏之別,是昭然若揭的了。
真木島昭光如將軍大人所言乖乖致歉,攝津晴門當然也不敢再計較。
接著足利義昭恨聲到
“這‘緩圖’二字,當然也未說錯。終有一日,定要聯絡四方豪杰,討伐欺壓幕府的國賊。”
三淵藤英臉上一喜正要講話,義昭卻又伸手示意他止住,接著說
“然而要聯系四方豪杰,自然頗費時日。爾等可以先做準備,但在此之前,須得先與信長周旋。”
攝津晴門聞言大是欣慰,趕緊伏身補充到
“公方大人明斷啊!畢竟逆賊三好的余黨在四國頗有勢力,偽左馬頭也尚在。”
此話一出,那邊幾人,縱然不服,也是無可奈何。
逆賊三好的余黨倒罷了,“偽左馬頭”卻是足利義昭心頭一根刺。
左馬頭乃是一個從五位上的朝廷官位,理論上無甚特殊之處。但在室町一朝,這個官位被足利家壟斷,向來只授予征夷大將軍的繼承人。
當年上代公方足利義輝被弒殺,足利義昭流浪在外,為了表明接任將軍的決心,自然也要以“左馬頭”自居。
而三好那邊也沒閑著,扶持了足利氏的另一脈,義昭的堂弟義榮,也敘任了左馬頭之位。但由于后續三人眾和松永內斗,這個“足利左馬頭”一直沒能辦完接任將軍的手續,就被織田的上洛大軍趕出了近畿,逃亡至四國的阿波。
逃亡之后,足利義榮仍在三好余黨扶持下打起“征夷大將軍”的名目。雖然說服力很低,但始終令義昭有點忌憚。
雖然這個被稱作“阿波公方”的政權不被廣泛承認,但“左馬頭”之事,卻是白紙黑字,有天皇宣旨背書(畢竟那時候三好控制京都)。反倒是足利義昭的左馬頭,是先自稱,后來朝廷捏著鼻子追認的。
這點差別看似細微,可就怕有心人借題發揮啊!
有傳言說足利義榮已經患上重病,壽數無多。不過終究還是沒死啊?在得到這位堂弟咽氣的確切消息之前,現任將軍是絕不希望織田信長出什么意外,讓三好家玩什么驚天大翻盤的。
一時氣氛有點冷,幕臣都不敢出聲,尤其是反感織田那幾位。
足利義昭心里也是壓力巨大的,但身為當主,他還是盡力做出一副鎮定的樣子,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道
“爾等所言,皆是出自公心,只是失之偏頗。現在討伐逆賊未竟功,四野大名如朝倉、山名等又只知自保,不思為幕府效力。所以一時之間,織田氏乃是我所依仗的,絕不可輕易貶斥。至于日后——”
將軍大人眼色變得銳利起來,他換了個姿勢,接著說到
“——至于日后,先要恢復幕府政所、問注所的職能,也要讓我所任命的畿內列國守護各自掌握實權,同時利用大義名分,調解天下大名間爭斗,不使互相吞并壯大。如此足利家便可再興,而后信長自然不敢放肆妄為。念其上洛匡扶之功,屆時就沒收和泉、近江、伊勢的領地,留尾張、美濃二國,依然讓他做個強藩。”
這一番籌劃透露出來,底下自然齊呼——
“公方大人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