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木下秀吉在唱獨角戲。至于親近信長而被指定了“會合眾筆頭”的今井宗久,一直只表示出服從的態度,總計只說了四句話,分別是
“木下大人說得是。在下與您正好不謀而合。”
“木下大人說得太對了。”
“我看就按木下大人所言處理最好?!?
“在下一時也沒什么特別的看法,不如就按木下大人的意思辦吧?!?
表面上看奉行只是“指導”,不干涉會合眾對界町的自治??蛇@實際操作起來,完不是那么一回事嘛!
奈何今井宗久自己甘當應聲蟲,其他豪商不是被打壓,就是也同流合污了。少數幾個關心自治地位的中等商人又能有什么辦法?
不過能見微知著的人,終究還是很少的。大部分中小商人眼里也就只有自己那點生意了。甚至有人當場就找到奉行,要求交上這筆錢。
“奉行大人,我這一個修筑屋敷的生意,是兩日前簽好字據的,墨跡才剛干掉?,F在來印字簽花可還來得及?”
“奉行大人,不知道總價七百七十四貫的堀道挖崛工程,該交多少稅費?是否要取整?需要契約另一方也到場嗎?”
“奉行大人,若是對方執意不愿去奉行所,我可以單方面去辦理這個程序嗎?”
……
最熱心的是幾個從事建筑、打井的商屋。他們這個經營性質比較特殊,經常會有做完工程再結賬的情況,對契約的敏感度是最高的。當然其中或許還有幾個是托。
木下秀吉笑瞇瞇地做了一個往下壓的動作,示意眾人安靜下來,而后說道“具體如何施行,還請各位移步奉行所。我已經將規矩寫好掛在門前,還有兩個家臣專門負責講解?!?
于是這大隊人馬,浩浩蕩蕩一齊跟著他前往。
真去辦事的人沒幾個,看熱鬧的卻越聚越多。也有各家豪商派過來打聽詳情的探子。
直到連續有人安然捧著有了官方字據的狀紙出來,才漸漸有人亦步亦趨地跟進去。
首先是建筑商,接著消息傳開以后,房屋、倉庫租賃,及典當行業也有人立即來辦理手續。而后還有糧食、海產商人,他們也是需要做一些預購或預售之類的。
奉行所從中午到晚上,第一天便辦理了七十余次印字簽花的流程,收取了三百六十貫稅費。
不過名列“會合眾三十六人”中的豪商倒是大多沒有參與其中,只有那幾個積極向織田家表示親善的,派人前來響應了政策。他們的生意常常牽扯到遠國大名或南蠻人,即便是此時的織田家,也未必有實力來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