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權在館眾”的稱號。就是說這兩人雖然實際地位沒有達到那個層級,卻可以暫時享受類似待遇。同樣有這個稱號的還有玉越三十郎,這個名字代表了對商業的高度重視。
平手汎秀希望以適度的放權,讓麾下各個派系達成一個良性平衡關系。
長期來看,這當然是有一定被架空的風險的。但是又有什么制度是完美無缺的呢?汎秀的威望足以保證始終掌握住大權。至于后繼者的問題,現在考慮還為時過早。
接下來自然是需要專門的行政執行人員。但現在能用之人不多,只任命了淺野長吉,伊奈忠次,平手季胤,增田長盛四名“奉行眾”,其下還有吏員五十名。這四人各自負責一塊事務。除了傳統的錢糧支出,征稅,普請,檢地等等之外,汎秀尤其重視商業政策,令跟隨自己最久的淺野長吉負責競拍會的持續舉辦和印花稅的收取,還吩咐遇到問題要即刻上報,不得耽擱。
軍事方面,平手汎秀將手下劃分為旗本,與力,外樣三類。
旗本,即是指在直轄領地和譜代家臣領地施行了一定程度的“兵農分離”之后,招募的常備軍,暫定一千五百人,分別由四個備大將率領拜鄉家嘉,本多正重,加藤教明,疋田景兼。
常備的職業兵未必比農兵更勇猛善戰,但紀律性一定高得多,也可以適應長期出征。平手汎秀向來不是以打硬仗聞名的。秉持著戰略優于戰術的觀點,他對軍隊第一要求不是死戰,而是快速集結和行軍的能力。所以他發展常備軍的心思是從不動搖的。
與力便是信長派遣的佐佐成政、平手秀益等人,加之新降的松山重治和香西長信。他們手下是職業武士與農兵的混合,總計一千七百兵力。這部分兵力顯然無法做到快速反應機動,但正面戰斗力都還不錯。
尾張轉封過來的人可能要花些時間站穩腳跟,而三好舊將對和泉是十分熟悉的。短時間內就能拉出可戰之兵。
外樣也就是所謂“新參眾”,包括了掛名幕府之下的三河眾,以及和泉國內的附屬國人,部都是傳統農兵。按檢地結果和泉國人總計該承擔的兵役高達三千一百,但汎秀對這些烏合之眾興趣不大,還寧愿他們多交納免役稅。
正規軍之外的特戰部隊由中村一氏為首,石川五右衛門次之,給了武士二十人,忍兵一百人編制。
另外汎秀派服部春安挑選了一些的老兵和低級武士,再加之石川五右衛門帶來的“俠盜”們,構建成專業的地方治安部門。
這是一次跨時代的創舉,包含了治安與作戰的分離,以及基層組織和中樞結構的劃分。這個治安機關被平手汎秀惡趣味地命名為“警視廳”。
可是,名字雖好聽,但卻招募不到足夠的人員。預期兩百人的編制,只有一半的坑被填上。大家雖然不了解“警察”這個行當,但也不傻,都能看出治安部隊的待遇是不如野戰部隊的。
對于年老退隱的人員也做了安排。他們被放進“兵法塾”,擔任教師。
“兵法塾”雖然叫這個名字,所教授的卻不只是戰斗,而是武家政權需要的各項技能。日后這種教育會是武士子弟可享受的福利,同時其結業成績也會作為人才選拔的標準之一。
不過這個部門也同樣被人員的缺乏所困擾,目前靠譜的只有教授忍術的中村一成和教授投劍術的平野長治。汎秀的奢望是日后請來虎哉宗乙和竹中半兵衛,但一時半會肯定是會沒戲的了。
新鮮的編制出爐之后,為了給眾人一點時間去適應,平手汎秀沒有去發動什么大型的活動,而是吩咐家臣,舉辦一場宴會。
宴會事項復雜,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很多,但辦得不好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后果。這是測試官僚機構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