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手秀益覺得三好政康會如剛才所說那樣,出來一戰的。
盡管這個行為在大部分人看來都很傻。
時代不一樣了,隨著技術發展和組織形態的改變,以士兵為主體,依靠弓箭、鐵炮進行團體作戰,才是當下的主流。但列國之中,始終還是有那么一些人,保留著平安時代的浪漫情懷,對于“一騎打”這種事樂此不疲的。
上杉謙信麾下的首席大將柿崎景家,被譽為“越后七郡無可敵者”,就是以單槍匹馬的沖陣而著稱的!從關東傳來的逸話中說到,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之時,他身先士卒,帶一千五百精兵突入敵方軍中,親手斬下武田信玄之弟信繁的首級,因而揚名天下。
而在近畿地區,三好政康也是個熱衷于以傳統方式沖鋒陷陣的武將。他最有名的戰績,是與同僚們一道襲擊殺害了上代公方大人,“劍豪將軍”足利義輝。
雖然那是以多欺少的戰例,但據京都流言描述,三好政康是動手的主力,也是唯一能與足利義輝交手拼上幾個回合的人。
正因為此,平手秀益才格外希望能討取此人,以蓋過面前這位威風凜凜的友軍——明智左馬介。
敵方的三好政康也是個豪勇之士,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會果斷殺出來迎戰吧!
接近陣線,一隊由步行武士帶領的足輕出來攔路。平手秀益策馬繞過,只盯著幾十步外的馬印而去,眼里絲毫沒有其他人的存在。
“來五個人跟我直取馬印!其他人攻正面!”
隨著秀益一聲令下,騎兵隊分成兩部分,少數幾騎繼續跟隨,一柳直末、可兒才藏等其他騎兵心領神會,為了掩護秀益,對上了敵方的步卒。
往日這些弟兄們其實沒這么善解人意的,總會為了戰功有些爭執,特別是可兒才藏這個麻煩的家伙,除了慶次可以憑暴力令他閉嘴,沒人壓得住。現在慶次已經二十多了正值壯年,才藏卻只有十六七歲還能進步,再過幾年可能真的無法無天了……
然而今天,大伙見到了明智左馬介的武力,紛紛被震懾到,由憂患感中生出團隊意識,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通力合作幫助平手秀益多出點風頭了。
眾騎沖入三好家的步卒隊列,雷霆萬鈞。
沒有組成密集槍陣,僅憑太刀和短槍,步兵是完無法與騎士抗衡的,頃刻就被沖得搖搖欲墜。
帶頭的步行武士被一柳直末揮刀斬下,左右兩個試圖救援的足輕各中了可兒才藏一槍,幾乎同時撲倒于地。
但其中一人并未斷氣,立刻又勉力翻身,半蹲半趴,雙手抓著刀,視死如歸地撞向面前的騎兵,企圖抱住馬腿。
這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
旋即被馬蹄子踏中腦門,整個身子縱飛出去,在空中轉了一圈,如爛泥般摔在地上。
不過,騎兵的沖鋒速度也為之一阻。
一名士卒連人帶甲至少有一百五十斤重,踢飛一百五十斤的障礙,戰馬受到反沖也不太好受,止住腳步高高立起,扭曲著脖子連連嘶叫長鳴。
如此悍不畏死的還不止他一個。
甚至有的人運氣不錯當真砍傷了馬腿,令平手家的騎士摔落下來。
五十余騎兵的沖鋒,被血肉之軀生生擋住。
三好家的后續兵力立即撲上去,阻止平手騎兵再次起速,雙方混戰廝殺在一起。
但平手秀益也借著掩飾殺到三好政康的面前,只有十余步之遙。
干掉面前這條大魚,就萬事大吉了!
就在這時,他突然又聽到對方大將雷鳴般的吼聲。
但卻并非是預想中的“來戰!”或者“跟我沖!”
而是——
“射擊!”
伴隨著這聲音的,是上百支鐵炮開槍的巨響。
這種情況下,對方的對策,居然是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