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伊國,海部郡,雜賀莊,大粟砦。
接到命令的堀尾吉晴仔細端詳良久,從地圖上挑出了精準的方位,用筆花了一個圈。然后忍不住贊嘆到“難怪雜賀眾可以崛起,這地理位置真是得天獨厚。”
剛從外面回到軍陣的小西行長正好聽了這話,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從地勢來看,雜賀鄉西面臨著大海,東面是崇山峻嶺,并非適宜耕種的地方,但卻是卡在紀伊與和泉之間,是必須經過的交通要地。
約有四十萬石田產的紀伊一國,雖然與大和、伊勢接壤,可邊境處盡是人跡罕至的山林,完沒有通行的條件。
西、南、東三面,倒是都臨海,卻又缺乏良好的天然港口,能停泊百石大船的,翻來覆去只找到三處。
唯一能容納大隊車馬通行的,僅有北上和泉的國道。
自古以來,紀伊國的人民就擅長照料作物,每年能收獲豐富的農產品,除了大米、黍米、小米之類的糧食作物,蜜桔、梅子、陳皮、味噌也都產出不菲,此外還能一定的海產與林產。
由于交通不便,商品很難賣得出去——這也是高野山根來寺一直以來的苦惱,平手汎秀幫忙解決了部分問題,得以收獲到高額的友好度——少量運到和泉,再經由界町豪商們販賣到各處的貨物,則是必須在雜賀眾們眼皮子底下進行運輸才行。
因此當地這些兼具國人、僧兵、雇傭軍身份的豪族,才能有足夠的經濟收入來購買鐵甲與利刃,乃至于開展鐵炮鍛冶活動。
小西行長進了帳子,卻并不與人搭話,而是先小心謹慎地掃視左右,看到主君并不在場,輕輕緩了口氣,松松垮垮地一屁股坐在地上,隨手扯過水袋猛灌了幾口。
接著方才朝堀尾吉晴訴苦道“茂助老哥啊,這兩天小弟真是累得夠嗆!土橋守重這個混蛋,可以說是像烏龜一樣硬!”
“是嗎?”堀尾吉晴也不管對方的語氣如何,依然是彬彬有禮地接過話頭,笑呵呵回應說“兩個月前您在四國島上可是威風八面啊,一夜之間就智取勝瑞城了,區區一介國人眾應該難不住吧?”
“嘛嘛……你可就別拿我開玩笑了。”小西行長話是這么說,但嘴角卻不由自主泛起得意的微笑,“那一次是僥幸而已……今天才算遇到難題。好幾只備隊輪番上陣,效果都不怎么好。”
“這樣子啊。”聽到這里,堀尾吉晴整肅了面容,“昨天是以‘新參眾’為主,打不下來倒也罷了。今日旗本上陣,總不至于比昨天還差吧?”
“那肯定不會。”小西行長皺著眉搖了搖頭,“至少損失是比昨天少得多了。然而并未取得任何推進,也不曾斬獲任何稍具知名度的敵將。”
“果然是因為對面的鐵炮嗎?”堀尾吉晴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
“不然還能因為別的什么呢?”小西行長苦笑,“紀伊的這群家伙,其他方面都是窮鬼作風,唯獨對鐵炮鍛冶極為重視。寬度只有十一間半(約21米)的墻后面,就能有六七十支鐵炮守著,分成兩隊輪番射擊,怎么能沖得過去?”
“我們的鐵炮也不少啊,聚集起來對射壓制如何?”堀尾吉晴提出新的建議。
“也只有這套路子了。”小西行長點點頭,繼而輕嘆一聲,“可惜啊!用這種笨辦法取勝,如何能突顯……如何能突顯我平手家的聲威呢?”
他原本其實想說的是“如何能突顯我小西行長的本事”,話到嘴邊察覺不妥連忙改了口。
作為老熟人的堀尾吉晴心里如同明鏡一般,頃刻就看破了這一點。不過他只呵呵一笑,不以為意,沒去計較。
若是換了同期的山內一豐,定要出言譏諷一番了。
此時忽然從里間傳來總大將的嗓音
“世事貴在厚積薄發,豈能一味取巧呢?何況刀劍鐵炮之利只是末節,人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