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海邊,氣候是很舒適的,即便是深夜時分,也絲毫不嫌天涼。
岸和田城下,街町東南數十步的偏僻角落,建著一座關得嚴嚴實實的大房子,門前小院子里,睡眼朦朧呵欠連連的鈴木小兵衛懶散坐在馬扎上,有氣無力憊怠至極,身邊三名身甲胄的士兵,也各自杵著長槍,背靠墻壁,堂而皇之的偷懶,只有兩個手無寸鐵,民夫打扮的窮漢,在忙著搬運整理用具,絲毫不敢放松。
畢竟都這么晚了,不可能有行人沒事干到這閑逛。
城里的風紀組,自平手刑部大人出征后也松懈了許多,更不會選在半夜出來巡視。
鈴木小兵衛,尾張武家子弟,平手氏家臣,知行一百三十五石,粗通弓馬,略識文字,現在和泉“警視廳”任職,為“警視總監”服部春安效力,專門負責監守各類囚徒,麾下私兵五人,與力八人,雇工七人,加上他自己,部門一共有二十一名成員。
在大家的普遍認知當中,“警視廳”這個新設的執法部門,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單位”。純粹搞民間治安嘛,雖然沒啥危險,但前程和待遇卻是遠遠比不了正式部隊的,里面大部分成員都是泥腿子出身,連武士都算不上,頂多是個富農階級子弟。
少數幾個有武士身份的,都是年紀太大,或者受了傷殘,才不得不退居二線。
那么,鈴木小兵衛這個根正苗紅,年齒正盛的尾張武士,怎么就分配到這了呢?
官面上說法嘛……
“我是平手家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工作不分高低貴賤,都是為主公效力。”“干一行,愛一行,為天下大義貢獻微薄之力。”
而私底下,鈴木小兵衛卻一直十分憤懣,聲稱自己是受到“迫害”了。
這還得從那個叫做“加藤教明”的同僚說起。
他一介三河外人,機緣巧合,與戶田忠次、夏目吉信、伊奈忠家、本多正信、本多正重……等二百余人一道,歸在平手麾下。
那些外鄉人入伙之后的舉動各不相同。戶田、夏目獨善其身,不與人來往,也就引不起什么爭議。本多兄弟、伊奈忠次各有本事,脫穎而出,也不由得余者不服。
唯有這個加藤教明,似乎無甚起眼的才具和功績,看上去平平無奇,除了比較擅長奉迎上意外,沒見有什么優點。
鈴木小兵衛的曾祖父為平手政秀扛過槍牽過馬,據實可查的四代資歷。他被分到與加藤教明一個番隊里,成為戰友。身為傳統武家子弟,對這莫名其妙被加青眼的外人很是看不慣,陰陽怪氣的酸話可是沒少說。
后來,隨著主家的身份扶搖直上,大家也跟著雞犬升天。
成功上洛之后,鈴木小兵衛由資歷與苦勞,得百石之封,算是小小光宗耀祖了一把,然而加藤教明未見有何顯績,卻獲得二百石厚賜。
接著鎮守山崎城,擊退三好逆襲,再到進入岸和田城,初步建立軍制,鈴木小兵衛是一百二十石番頭,統轄百人,加藤教明是三百五十石,代理備大將,轄三百人。
再次是平定和泉,轉戰畿內,征討四國,錄前后功,大封群臣,鈴木小兵衛成為一百六十石,任番頭如原,而加藤教明已經六百石的正式備大將了。
最后,織田彈正遇刺,平手刑部反而借機騰飛,經過幾番變故之后,領地和軍隊大為擴張,于是鈴木小兵衛被提拔為一百八十石的代理備大將,終于得以指揮數百人;加藤教明則升到了八百石的勢大將,指揮近千人。
差距越拉越大,這不是最尷尬的。
最尷尬的是鈴木小兵衛所轄的“備”,暫歸到加藤教明指揮的“勢”里面去了。
早年嘲諷打壓為難過的后輩,如今成了高高在上的直屬上司。任何人心里顯然都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忍不住抱怨幾句,也是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