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人千里馳援,救德川氏于傾覆之際,恩重如山,情同再造,我家康赴湯蹈火,結草銜環,亦難報之萬一!”
“三河大人言重了。懲奸除惡乃武家節理所在,義不容辭。”
……
看著面前這位老朋友的慘狀,平手汎秀內心覺得十分有意思。
堂堂三河、遠江之主德川家康,此時囚首垢面,披頭散發,雙頰布滿煙熏火燎的痕跡,眼中是血絲,唇舌裂開數個開口,衣甲上盡黏著血污與灰土凝成的彩色泥狀物,完看不清原本的顏色。
這賣相,簡直像是逃難的乞丐一般。
至于旁邊十來個侍從,更是多半帶了重傷,有的吊著一只胳膊,有的跛了腳拄著拐,有的包扎著半面臉,普遍的身形消瘦,幾個老面孔的腰圍都比以前小了半圈……
但包括德川家康在內,都挺直腰桿,高昂起頭,眼神堅定,神色從容,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百折不撓的斗志。
即便狀如乞丐,看著也像是丐幫幫主加上四大長老的氣場,絕不是裝瘋賣傻哭窮喊餓的流浪漢。
雖然濱松城是被平手汎秀救下來的,但見了這幅模樣,誰也沒法譏笑德川家戰力不足了,反而只會覺得他們到這幅田地仍在堅守,令人敬佩不已。
然而……轉念一想,縱然濱松城條件艱苦,畢竟還是保住了的,洗把臉換身衣服,再找幾個沒受傷的侍從出來,總不至于做不到。
真要這么慘,城早就丟了。
平手汎秀很輕易地一眼看穿了德川家康的刻意之舉,但也并不覺得反感,更是絲毫沒有說破的想法。各人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旁者無法置喙,何況現在大家在同一條船上,屬于利益共同體。
非但不說破,還要對左右兩邊的龍套們強調“德川氏堅守遠江濱松城,牽制武田大軍數月,才讓王師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此戰首功當歸與三河大人,鄙人只是適逢其會因勢成事而已。待返回近畿之后,我定會向公方大人與管領大人建言,東面之事要更加倚重德川家才是。”
商業互吹顯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德川家康當即也感激涕零地表示將謹守職責,看好三河、遠江兩國,維護東海道一地安定和諧的局面,堅決不讓一小撮亂臣賊子的陰謀野心得逞。
“請將軍大人,管領大人,以及刑部大人放心。”
——用這樣的話作為結束詞。
將軍和管領是責無旁貸的,但平手汎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原本放不放心的,也輪不到他,不過這么空口白話的說一說,聽起來還是很受用的。
進一步講,空口白話說多了,也就慢慢不完是空口白話了……
接著德川父子見面,倒沒顯露什么強烈的感情,相互簡短致意便結束。很符合傳統東方文化語境下的家庭關系敘事。
反而是幾個外人,織田長益、池田恒興、松倉重信等等,見了德川家康狼狽潦倒的模樣很是慨然,頗有世事無常,人生艱難的感受。
然后一路上故意裝得暴裂急躁的長宗我部元親,卻是十分嚴肅正經地施禮道了一句飽含深意的“久仰”。
得到的回復則是“素聞大名,幸會了!”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總覺得這兩人之間才有那么點惺惺相惜的意思,四下余者相照之下皆顯得凡庸平俗。
緊接著長宗我部元親迅速開口道了正題“各位想必都會一肚子話要說,領內亦是百廢待興,但鄙人認為當下頭等大事,在于盡快決定是否追擊武田逆軍,不知三河大人是否贊成呢?”
“此固我所愿。”德川家康雙眸頓時閃亮起來,“武田逆軍縱然不敵刑部大人天兵,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日必有卷土重來之日,此時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呢?濱松城中守軍雖然人人帶傷,但只要是聽說向武田復仇,軍上下一定會產生無窮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