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二位提醒得很對,可惜晚了一步。”大帳帷幄之內,平手汎秀背對著家臣,捏著軍配遙望遠方,無奈嘆道“最新消息,織田彈正已經往東面和南面都派了人,在河川上游筑起堤壩來。這確實是我事前沒想到的招數。”
巖成友通與小西行長對視一眼,各自震驚不已。
“莫非,我軍會在此地迎戰,也是在對方預料之中的事情?”小西行長一時思緒有些過于發散,患得患失起來。
“應該不是。”巖成友通表示否定“河內、和泉諸地的水位都差不多,無論在何處迎戰,這水淹之計,都是能用的。除非我們把戰線推進到山城、大和去……”
“主動發起進攻,無論在名聲還是在戰事方面,都是不利的。”平手汎秀瞇起眼睛摸著胡須神情十分微妙“我已料到織田彈正必然不會豬突地向我方車陣發起沖鋒……果然他老人家擅長出奇制勝,還真是給我弄了個難題。”
“話說……”巖成友通猶豫了一會兒之后開口“現在已經是七月末了,馬上就要入秋,河水泛濫的情況,鄙人覺得沒有那么嚴重,或許并不需要過于擔憂?”
“未必,未必……”小西行長眉關緊鎖連連搖頭“紀伊、大和、伊勢、伊賀諸國交界處,有大片山林,而且一向是春秋多雨的氣候。倘若從此開始陰雨連綿,多余的水就會從山上傾泄而下,自東南而向西北,流入大和水系。以前鄙人聽父祖講過舊事,近畿的洪災雖然比較罕見,但規模可一點不小……”
“但老夫在近畿居住也不少年了。”巖成友通反駁道“漲水的可能性,也就是十之一二吧,不可能再高。”
“可就怕萬一。”小西行長堅持己見“萬一運氣不佳,陣線被洪水沖散,敵軍再趁勢從東南方向高處殺出,那可就是……鄙人認為應該提前做準備才是。”
“此事暫緩議,容我三思。”平手汎秀果斷地終止了家臣的分歧,想了想又吩咐了一句“另外……姑且不要公布出去。”
巖成友通與小西行長雖然各懷見解,尚未分出高下,但不敢違反命令,此時齊齊道了聲“是”,然后告辭。
只剩平手汎秀自己左右為難,猶豫難訣。
這件事情暫時沒有告知更多人,恰巧碰上巖成友通與小西行長才與他們聊了兩句,除了想清楚對策之外,還要考慮如何跟麾下將領們交待才好。
誠如方才所言,近畿地區發生水災的頻率是比較低的,就算“東軍”故意筑造堤壩蓄水改變流向,也未必能形成足夠規模的洪流。
然而織田信長,并不像是一個會做無準備之事的人。他既然擺出水攻的架勢,背后總該是有點把握的吧?畢竟,無需太高的水浪,只要有個二三尺深度,就足以破壞平手軍的陣地——特別是車陣,火器的使用也將遭受毀滅性影響。
屆時“東軍”的人數優勢就能夠得以發揮了。
話說,去年在三河、遠江的戰場上,“片甲車”與“百裂炮”組成的射擊體系,已經證明了價值,這套昂貴的大號玩具群,令武田家的精銳部隊看起來就像是強行擋車的螳螂一樣弱小,任何見識了當時場面的人,都絕不會愿意體驗那種感覺。
平手汎秀自認為會在陣地戰中處于絕對優勢,又深知己方最大優勢在于后勤,所以這兩個月諸般布置,最終都落在“以逸待勞,正兵決勝”的思路上。
現在,咱們織田彈正針對近畿地區的實際情況,想出了如此精妙的應對策略,真令人措手不及,不得不佩服其智術。
肯定不能熟視無睹的。否則士氣一定會大受影響。
這種事情不可能一直瞞住。
自家旗本倒還不用太擔心,但那些幕府譜代、各地客軍以及附屬豪族的隊伍可不好說。烏合之眾是很容易陷入“聽風就是雨”這個狀態的。
那么,應該派出精兵,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