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手汎秀擺出“天下人”的架勢之后,確切感受到了這頂尊號帶來的壓力。
天下列國的一舉一動,都必須看在眼里,所有不服王化的勢力,一一安排進討伐日程,略一思索就是極長的名單,部寫出來甚至足以湊夠一兩天的更新量了。
如此想來,縱然如今還不到四十,竟有些“只爭朝夕”之感。
但也不僅僅只是壓力。
總有些“仁人志士望風來投”的戲碼令人開心一下的。
在關西大有名氣的復國愛好者山中鹿之介幸盛,在得知平手與毛利的關系轉為敵對之后,只身前來拜訪,尋求支持。
他身后是新宮黨遺孤尼子勝久,還有立原久綱、神西元通、龜井茲矩為首的一眾家臣,以及但馬水軍奈佐日本助、隱岐國人隱岐為清等地方實力者。
十年來,這些人已經有四到五次伺機起復又被毛利家鎮壓下去的經驗,失去了不知多少親眷戰友,依舊堅持不懈地隱藏起來等待下一次作戰。單純從成果來看他們并無什么值得一提的建樹,但這種精神實在令人無法不佩服。
恰逢戰國亂世之時,天下間被仇敵攻滅的大名數不勝數,如此堅韌不拔的復國義士,卻是不多。
若是今川氏真有這心性,大概也不至于要向仇人屈膝稱臣才能回到駿府城了。
總之,作為團隊主心骨和精神支柱的山中幸盛,是當之無愧的傳奇人物。
歷年的事跡已經證明了他的才能,之所以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并非智勇和斗志有所不足,實乃力量對比過于懸殊之由。
起初平手汎秀沖著情懷接見了此人,并沒指望能起到什么關鍵作用。
畢竟尼子復興軍加起來就大貓小貓兩三只,在山牽制一下吉川元春已經是極限了。
然而,山中幸盛呈上來的禮物卻令人驚喜。
“我們這些年,一直死死盯著毛利家的一舉一動,尋找破綻。所以如今得知,三島水軍之中,村上通總素與村上武吉交惡,不甘居于其下。毛利船大將乃美宗勝之子盛勝,常與其父不睦。鄙人已與此二者略有親交,倘若平手大納言大人賜下名目,必能成功將兩人調略策反,進而獨掌瀨戶內海之事。”
這個提議令人心動。
關西宇喜多,九州大友的戰事,對于平手汎秀來說,都是長遠視角下的面子問題,而瀨戶內海的航行安,卻是眼前就得考慮的實際利益問題。
當即準許了山中幸盛,并且允諾“若調略此二人,助我破毛利水軍,他日當以出云一國還歸尼子,以酬大功。”
于是行動開始。
平手汎秀這邊則是調集了大部分水上力量,準備作戰。
不出一個月,傳回消息,兩人皆同意了內應之事,約定好在戰場上忽然易幟,反戈一擊。
聞言平手汎秀大悅,點齊兵馬,計有旗本水軍戰艦二百艘,淡路水軍戰艦二百艘,熊野水軍戰艦三百艘,德川援助戰艦五十艘,荒木援助戰艦八十艘,三好援助戰艦一百艘……
分門別類,共南蠻大船八艘,安宅船二百艘,關船七百艘,水夫一萬四千人,浩浩蕩蕩,自和泉向西進發,過淡路、小豆諸島,直向安藝、伊予之地攻去。
毛利家早得了軍情的,亦竭盡所能,調遣大小船只八百,水夫六千,前來迎戰。畢竟他們長期盤踞此地,不愿輕易讓出,雖然船只、人數、火器皆在下風,卻自度可以依靠質量來扳回劣勢。
結果村上通總出發前忽然宣布改變立場,投靠平手家,拒絕為毛利而出兵。
乃美宗勝之子盛勝意圖囚禁老父奪權,行事不密反被誅殺,不過倒也造成了很大混亂。
為此毛利家措手不及,不僅失去一翼,還需額外留下一些人手防備,上層對是否仍要應戰產生爭執。最終主戰派占了上風,仍舊出迎,但只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