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取城被重重圍困,攻而克之最多個月的事情罷了,沒必要對地頭蛇們作出額外妥協。
現在天下眼看就要平定,也不能一味只給人留下寬宏大量的印象,必要的嚴厲手段不可或缺啊!
明言了是“看在出云之鹿的面子上”,平手汎秀才勉強接受,承諾說,如果國人眾們主動地棄暗投明撥亂反正,把毛利家的守將獻上來,就滿足他們的請求。
結果,這個話傳回去,兩天沒有收到回音。
平手汎秀耐心快要耗完,打算命令正式開啟猛攻。
山中幸盛十分急切,不惜在沒有提前約好的情況下,再次孤身犯險來到城下,卻正好見到墻垣之內亂作一團,雞犬不寧,煙火四起,殺伐之聲不絕,似乎陷入混戰。
顯然已經無法取得聯系了。
然后防務也不再有人注意,平手汎秀得知情況立即讓士兵發動進攻。
拜鄉家嘉接到命令之后疑惑發問說“城內好像在混戰,我們應該幫誰?怎么知道是敵是友呢?”
平手汎秀則笑曰“我們進去了自然就知道。”
果然,士兵們炸毀了城門,魚貫而入,立刻遭到混戰其中一方的攻擊,而另一方表現出見到友軍的情緒。
經過歷時半日的激烈巷戰,“反動派”終于得以肅清,城墻內的狹道要沖之處無不堆滿尸山血海。
只余本丸還謹守著門戶,卻被一片熊熊燃燒的火焰覆蓋。
敵將似乎見大勢已去,了!
事后詢問了幸存者,方才知道經過始末。
原來那毛利家的吉川經家并不是耳目遲鈍的人,國人豪族們內通外敵,他雖沒有抓到真憑實據卻早已察覺到蛛絲馬跡。
就算平手汎秀答應條件,作出承諾的那一天,吉川經家向各個家族傳話,聲稱已經知道內部不穩,但并不打算追求責任,而是誠懇地送了絕筆信“諸位與我毛利家,原本并未接下足夠深厚的君臣之誼,能夠陪同鄙人堅守至今,面臨平手大納言數萬軍勢仍未退卻,已經盡到額外的義務了。原本敵眾我寡,糧秣亦有限,戰局不容樂觀,鄙人來此便早存了死志。倘若現在用我一人的首級,可以換取諸君家人的性命和未來的前程,不必有什么顧慮,盡管來取吧!”
事后人們并不清楚這是真情流露還是故作套路,只知道,有一些已經打定主意倒戈的國人眾,見了信之后流著眼淚打消了念頭,重新恢復了“與城偕亡”的斗志。
于是就不免與堅持“棄暗投明”的其他人產生的沖突。
而且是你死我活,不容協調的沖突!
繼而雙方爆發激烈內斗。
吉川經家見此知道守城已經沒有希望,讓士兵們“自決”,孤身在本丸里縱火而死……
聽聞之后,出云之鹿山中幸盛相當震動,慨然說“守將真乃武士中的楷模,恪守義理的無雙國士!若非為敵,吾當與之結為金蘭,共飲而醉!”
平手汎秀亦頗多感觸,暗地吩咐說此戰可以編成戲劇故事,重點突出山中幸盛和吉川經家兩個偶像派的形象,名字就叫“鳥取二義士”之類的。
至于配角方面,捎帶表現平手大納言大人胸懷天下欲平亂世的格局,以及毛利輝元負隅頑抗致使生靈涂炭的罪惡,那是盡在不言中的,哪里需要吩咐?
然后,那些承諾交還給但馬、因幡兩國豪族的土地,大部分不用還了,因為許多債權人舉族死在了此戰當中,剩下的也有不少感到深受打擊,寧愿遠走他鄉重新開始一段生活。
真是可喜可賀。
戰事平定,被尼子復興軍所調略的伯耆守護代南條元續終于有機會正式參見平手汎秀了。
他竭力想表現得剛毅穩重,但正好就充分展露了缺乏智慧的一面。這些天山中幸盛那批人十分活躍,更加起了反襯作用。
不過此人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