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了伊達輝宗的后塵。
只有中路的最上義光比較順利。
他心知大寶寺、小野寺、戶澤等輩與自己素有積怨,不會乖乖聽令,就讓這些人部在后面“看守糧草”,只帶著直屬精銳,加上跟自己關系還不錯的葛西、白石家,共計三千人來對陣“賊軍”的五千之眾,依靠質量優勢,以偃月陣斜擊之法戰而勝之,斬首數百,討取兩名“亂黨頭目”,立下軍功。
唯一不妙之處在于葛西晴信作為大崎家的宿敵,在大崎家領內大肆奸淫擄掠,欺凌百姓,無惡不作。尤其是命令士兵放火燒毀田地里未成熟莊稼的行為十分喪心病狂,實際上激起了更多村民的反抗。
不過相對來說還是小事。這個年代沒有多少人會為普通百姓的待遇奔走。
監軍瀧川一忠悄悄記載了“葛西軍英勇作戰,不畏雨矢;但得勝后亂取狼藉,形同惡鬼”的情況,并沒有覺得這是值得第一時間急報的大新聞。
最上義光一共討取了四名鬧事的國人頭目,擊殺叛軍上千,只是南北兩路進展不順,也不可能孤軍深入。
此亦得到瀧川一忠的認可。
由于以上種種變數,原以為瞬息可平的“大崎之亂”持續了兩個月仍然沒有被壓制下去,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跡象。
平手義光見狀,打算領旗本士兵以及關東、北陸聯軍親自下場,卻沒考慮到天時問題,即將出發前忽然會津、仙臺、米澤等地下起大雪,道路被封,無法通行。甚至部分的海港外面都結了薄冰,船只難以接近。
元服以來未遇任何阻礙的二代目只能扼腕嘆息,深覺奇恥大辱。
解決問題,必然要到下一個春天,冰雪消融才行了!
戰亂結束前也不可能去計較諸侯的責任,只能暫時傳遞命令說“一切以取得勝利為第一要務,其余事宜留待日后評定”。
為此平手義光決定不回家過年了,就在關東呆著,專心準備著一雪前恥。
此前一段時間,巖成友通和中村一氏等人已經順利地把武藏、下總、下野地區的領地納入幕府直轄,并進行了初步的檢地和刀狩,現在又在忙于清點武田轉封所空出來的甲信,雖然未曾參戰,依然日夜繁忙。
以往統治這里的大名們,打下了很深的集權痕跡,幕府接收起來比較容易。
平手義光駐扎在河越城,并且視察了正在重建當中的江戶港町,會見了當地的商人和僧侶代表,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此他感受到關東平原的廣闊和肥沃,以及商業上的巨大潛力,還有民間廣泛存在地本地文化認同。雖然前幾年遭遇巨大戰亂的折磨但現在已經充滿了生機。
這種活潑的生機,令人有些擔憂。義光甚至難得地主動給父親汎秀寫信,提議說“若是幕府的治理以畿內為核心,那么關東就要格外關注。不可放任強大的外樣大名存在,亦須避免代官的權限過分擴張。”
……
次年二月,平手義光卷土重來,帶領幕府親衛、旗本三萬人,東國聯軍三萬人,進兵奧羽,命令本地的諸侯只負責保證糧草,不得擅自出兵(以免當了豬隊友)。
德川家康、織田信忠、上杉景勝、佐竹義重、本多忠勝、島清興等人隨行。
這一次把陸中地區的十二個郡圍了個水泄不通,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耗時兩個月,誅殺造反的國人頭目二十三家,消滅叛軍和亂民高達上萬人,以冷酷無情的刀劍平息了這場原因復雜的動蕩。
事后,大崎義隆堅持聲稱自己沒有反對幕府的膽子,完是被家臣裹挾。但很顯然這幅說辭無法帶來諒解,他的領地部沒收,只施舍了五百石知行打發到京都養老。
奧羽群雄之中,最上義光作為少有正面典型受到了增加領地兩萬石的嘉獎。津輕為信、金上盛備雖然功勞不多但至少態度可取,給予口頭表揚,各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