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文浩下定了決心后,他覺得前所未有的暢快,所謂內心通達,不外如此。若是他是修煉國術之類的,此刻恐怕就是晉升到下一個境界了。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多,也很急。
陳文浩首先打電話給電池廠的廠長李建國,確認了他之前要求盡快提升產量的指令已經得以執行,最新一批的新型電池已經囤積在倉庫,隨時可以送貨。
他滿意地叮囑李廠長繼續加緊生產,無論是采取24小時輪班的方法,還是加大原料成本投入的方式,只要能在短期內增加產量,就都可行。
現代工廠最怕什么?就怕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原因很多,或是成本太高、或是質量不行、或是市場供過于求。如今無論成本多少,產量多少,陳文浩都承諾包銷,而且包銷價格還留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對于工廠經營者來說,簡直是做夢都能笑醒。之前的工作,李建國已經體現了自己在技術管理和生產管理上的個人價值。
這一次,沒有了意外之財——外星能量塊的支撐,就必須準備足夠的備用能源。
據小卡說,如果將當時起飛時所攜帶的能量額度定為100的話,沖破大氣層并飛到月球的整個行程,大概用掉了3的能量。剩余的絕大多數能量,部被小卡注入了科考船中,才勉強喚醒了主控程序西姆卡,啟動了一部分自動修復機能。
好消息則是,主控程序西姆卡得到基礎能量啟動后,科考船就可以通過太陽能、采集礦石等多種途徑自己補充能量,并修復船體損傷,無需陳文浩在向科考船能量。
壞消息則是,由于返程時回歸大氣層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沖出去時低,通過精準計算,鯤鵬號現在只保留了2的能量。也就是說,鯤鵬號就算順利返程,陳文浩至少要給它充滿3以上的能量,才能依靠它前往月球。再則考慮到萬一無法從科考船得到幫助,那這個數字就需要提高到5,才能確保他到了月球之后,還能順利返回地球。
至于需要生產多少新型電池,才能達到這個合格線,那只有等鯤鵬號回來再試了。不過陳文浩估計效率會比原來高點,因為現在生產的批次,部采用了生產線能生產的最大存量的型號。
接下來,就是要搞定宇航服的問題。準確地說,是要搞定地月往返行程期間,以及必定會有的月球表面行走的生存裝備保障。他可不指望一艘嚴重受損的外星人工智能飛船,還能為鯤鵬號無縫銜接的起落接口,也不能指望科考船內部能可供呼吸的氧氣。
如何搞定呢?這可是宇航服,是保護宇航員在太空環境不受低溫、射線等的侵害并生存所需的氧氣的保護服,無論是材質還是工藝,都融合了眾多高新科技,價格先不說,就是有錢想刷卡也得找對地方。
陳文浩去過國內的宇航展,見識過展品之一的國內第一套自主研發生產的宇航服“飛天”,號稱造價3000萬人民幣。制造時可謂集合了國之力,參與名單上包括了火箭總裝廠、衛星制造廠還有國各大重點軍工企業。根據介紹,一套“飛天”重120公斤,有90多個關鍵部位,很多工藝施工是調用了國各行業最好的技師,電控系統還實現了數字化,領先于俄制宇航服“海英”。
也正因為如此,從國內官方購買的希望基本不存在。如此費心費力弄出來的宇航服,你私人想購買?別說陳文浩現在還沒和體制內搭上線,就算今后關系不錯,你想提這種要求,相關部門也一樣要嚴格審查。購買理由是什么?私人收藏?我呸!第一關必然就給你打回來。什么?你想去太空的時候穿?那更有問題了,你怎么去?交通工具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走對了路子,最終同意賣一套給你,也必然是有一套繁瑣的流程之后了,三個月里能實現的幾率無限接近于零。還不要說,你真買上一套,絕對會被有關部門列入今后的重點關注名單,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