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眼前是三排標準的單層廠房,從外表上看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有騰出手的公司接待人員過來介紹基本情況廠房使用最普遍的排架結構結構,跨度為32米,最低層高也超過了6米。每排的長度保持一致,都是200米。算下來,每排廠房的建筑面積在6400平方米左右。
6400平方米,三排的話就是19200平方米,如果放在傳統行業,僅憑廠房面積來說,也能躋身中大型以上企業的行列。不過比起剛才無人駕駛車輛的神奇,突然換成這樣的常規內容,心理落差還是明顯的,就像是突然從科幻未來回到了現代社會。
已經被吊高了胃口的媒體記者們無疑是最失落的群體,只不過礙于有副省長、當地的書記和市長等官員在場,沒法鬧騰,要讓他們來說,有這參觀廠房的時間,還不如多介紹下無人駕駛汽車的內容,那個才是抓讀者眼球的新聞點。
只有幾名長期跟蹤報道無限未來公司的商業記者感覺抓到了新聞,連標題他們都取好了,就叫“陳文浩將摒棄代工,自產自銷打造閉環產業鏈”。不得不說,媒體記者的腦洞,都是足夠大的。
陳文浩見記者群的興趣明顯淡了,他微微一笑也不多說,繼續向近旁的人補充介紹廠房的情況。比起只做了臨時培訓的接待人員,他掌握的情況自然是最面的,而且中間還有許多不可為人知的秘密。
“廠房用的是鋼鐵混凝土夾層建筑夾層配合具備抗震功能的地基,最大可以抵御七級以上的地震。廠房的屋頂鋪設了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用于生產用電的補充。”
他沒說的是,現在市面上能批量商用的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板,轉化率比較高的也就在20左右,但是他這里用的,是經過勘察器再加工的,轉化率高達90以上。這是足以顛覆球能源市場格局的產物,他還沒打算這么激進推向市場。
“目前,無人機產品的高端型號已經在這邊生產了,入門級產品的生產不受影響,依然采用第三方代工模式。今后,部分高端和特殊型號的新型電池生產線也會逐步在此啟用。對了,大家之前乘坐的無人駕駛汽車也是在這里生產的。”
穆副省長問,“這樣的廠房,投資應該很大吧?”
“普通的標準廠房,主體結構的造價一般不會超過1500元平米,我們這個僅主體結構的造價就接近5000元了。”
“那豈不是這片廠房的造價就要一億元了?”
“實際上,算上抗震地基、太陽能屋頂以及自動除塵、空氣凈化設備等配套設施,總造價接近兩億元。”
圍觀群眾一臉震驚,互聯網起家的企業就是能花錢,俗話說的有錢任性就是這種了。
陳文浩也不在意眾人的看法,這些費用看上去很貴,但比起今后要做的產品,也就算不了什么。將來還有源源不斷的黑科技產品要出品,不弄出點高檔次的生產區,邏輯上也說不過去,總不能直接讓西姆卡在飛船內生產吧,成千上萬的產品就從天而降了?
義東宋市長的關心點不一樣,他見造價的話題告一段落后,見縫插針地問道,“這么大的生產區,需要多少工人?如果還有缺口,我們的勞保部門可以對接服務。”
“謝謝宋市長的關心,不過關于這一點正是我要介紹的,也是我們生產區最大的特點。”陳文浩指了指前面在廠房門口迎接的一隊員工,“這就是生產區的所有工作人員。”
一行人齊齊露出懷疑的神色,一臉你在逗我的表情,這才多少人?!12345,讓我數一數,數來又數去,只有二十個!
這里可是有近兩萬平米的廠房,如果是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流水線,配備個二三千名工人都綽綽有余。即使自動化程度比較高,也總得有個兩三百號人吧。
“各位領導請往這邊走,一號區現在已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