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還不如趕緊完結手頭的工作實在。直到他邂逅了小卡,得到了外星科技的助力,才跳出了這個死循環。
而隨著閱歷的增長,他的夢想沒有變,但是對實現的過程和方法卻有了更多的思考。
如果只靠他一個人,一家公司的能力,就算以現在無限未來公司的超額利潤和現金流,也改變不了多少地區的根本命運。
他要做的,應該是急需改變的領域,投下希望的火種,吸引更多的資本更多的力量參與其中,必要的時候出手引導下方向,然后就可以期待星火燎原的局面。
比如說此次推出的飛船,飛行運輸成本已經非常接近公路運輸的費用,可以幫助交通不便的地區與外界低成本銜接。再以后,等到飛船的客運許可拿到手,便是住在深山野村也不用擔心出行問題。
在這樣一艘載貨載人兩宜,飛行成本又很親民的飛船面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與可能。這就是陳文浩這次所投放出去的星星之火。
……
飛船交接的新聞會開得很成功,從當天下午開始,不論是電視臺報紙之類的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化媒體,這則新聞開始頻繁出現,吸引了足夠多的注意力,遠比之前有關飛船的任何一篇新聞更具影響力。
當晚七點,中央臺,新聞聯播時間,在領導同志很忙的第一篇章過后,如常進入了中國人民過得很好的第二篇章。忽然,一則關于飛船的報道映入眼簾,字幕是新聞標題雙創工作結出碩果——我國企業自主研發飛船正式商用。
新聞所用畫面主要來自交接新聞會的現場,上鏡時間最長的是特意停放在現場的飛船。接下來是對各路人馬的采訪,串起了飛船拿到適航證的過程,報道總用時長達2分半。這樣的時長對于只有半小時的節目總長來說,極為少見,重視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