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還沒有最終確定,”黃省長停頓了一下,才如此回答。
“但是不用擔心,這個項目將是明年省重點項目中的第一位,肯定會優先選擇綜合條件比較好的區域。在這里我可以代表省里負責任地表示,不管是政策還是金融支持,省里都會給予重點傾斜。”黃省長大概是擔心之前的回答引起誤解,耐心解釋道,
“另外,企業設備搬遷產生的相關費用,也可以申請專項資金進行補貼。”
條件不可謂不優厚。
實際上,作為省內僅有的一個名額,制造業創新中心究竟落地何處,才是省里爭議和分歧最大的問題。
有資格參與博弈的成員,大多有著各自的偏好,能走到這個高度,下面各地少不了支持自己的基本盤,這種天生帶著閃光屬性,最容易出政績的黃金項目,你都不為自家小弟爭取,以后誰還跟著你混?
不要覺得奇怪,偉人不都說了嘛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一個政黨內部沒有不同的意見和爭論,才是可怕的事情。
另外,也別把官員追求政績當成貶義詞,只要合理合法,總比尸位素餐不作為強。而這種重點項目,就是最合理合法,最容易出政績的機會。
黃省長不惜口舌,又描述了一番國家和省里對建設這個創新中心的重視,并再次發出了希望飛船項目加入的邀請。
這段時間,省領導的班子會議為這個項目的具體執行已經拉鋸了好幾個了來回,各種落地政策、配套資金等細節都已明朗化,但是唯獨兩個問題沒有解決一是缺少有足夠影響力的項目入駐,二是項目具體落戶哪里依然未定。
相對于其他班子成員來說,書記和省長大概是地域偏向最弱的兩個,兩人都是中央空降不久的干部,和各地市的關系不算緊密。對他們來說,落戶哪里并不重要,只要在省內,出了成績都少不了他們的一份功勞。關鍵在于,能不能出成績?或者說,能不能出好的成績?
從這個角度出發,他更希望的是將項目留在省城,原因無他,條件最好。只不過,現在還不到表態的時候。
于是,在仔細了解了無限未來公司的發展歷程后,黃省長主動請纓,接下了這份拉攏的工作。想來應該很簡單,如此優厚的待遇,誰能不動心。再說了,對方不是要擴建生產車間么,正好到新地方開工建造呀。
但是此刻,黃省長看著陳文浩一臉平靜的表情,發現事情似乎并沒有像預想的那樣發展。
陳文浩沒有馬上答話,而是斟酌了一會,眼神往義東官員那掃了一圈,幾個人的臉色鐵青得更厲害了。
此刻,在一邊作陪的義東書記與市長,內心猶如被一萬只神獸踐踏而過的感受,前面省長在說選址沒有確定時,還沒有體現過多傾向,但是后面說到“優先選擇綜合條件比較好的”,言外之意就很明確了省里壓根就沒考慮過義東。義東無論是工業規模還是經濟總量上,一直在省內排名倒數。
實際上,若不是現在屬于走訪企業的對外公開活動,義東的書記和市長鐵定是要跳起來拍桌子的。眼瞅著走了大運,空降來一個寶貝疙瘩,這才剛開始,省里就想來截胡了?
義東的新開發區計劃怎么辦?義東的經濟趕超怎么辦?義東的領導班子的政績怎么辦?若此刻是內部場合,就算面對的是省2號人物,也是要力懟回去的,不回頭的那種。
義東的萬書記和宋市長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心里不斷默念著“每逢大事有靜氣”的同時,也在等待著陳文浩的回答。如果企業家自己就特別心動,打定主意要進入那個制造業創新中心項目,地方政府就喪失了最大的主動權。
至于用各種軟硬手段,強迫企業放棄的想法,義東的萬書記和宋市長剛起個念頭,就自我掐滅了。真要那么做,暫且不論省里必然會有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