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場景的楚風,心中除了震撼,還有一些傷感。
后世的人民那美滿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而現在的百姓,卻身處地獄一樣。
沒有保暖的衣服,然他們能夠抵御風寒,也沒有一碗白米飯,填飽他們的肚子。
房屋被黃巾賊,被戰爭毀了,壯年都被強行拉進軍隊,當了士兵,上了戰場,能夠回來的,沒有幾個人。
剩下的就是年老體弱者,本來能夠豐收的季節,卻因為沒有人而導致那生長在田地里面的農物沒有及時收回,最終大部分都是爛在了田地里面,
老人、小孩子的神情都是麻木的、冷漠的,他們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甚至是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會是什么樣子,一點兒安全保障都沒有,下一秒,他們就可能餓死,也可能凍死。
楚風的一時有感而發,卻讓蔡邕還有蔡琰等人都心中一震,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說明楚風的心中是關心百姓,是善良者,而小小年紀就心懷天下,說出這樣的話,將來成就自然也能夠看到,如果他這樣的人,能夠身居高位,定是天下百姓的福氣。
“唉,是我的錯,是我執著了,我沒有想到這長安城外的百姓的生活,是這樣。
以前,我也看到過黃巾賊所過之處,那時候也像是現在這樣混亂,百姓也是像現在這樣食不果腹,衣不遮體。
那時候,我覺得這是大漢朝堂的那些人的錯,他們只知道玩弄權術,從不關心百姓的死活。
后來,董卓征召,我以為自己能夠回到那個地方,清除那些人,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
我也想過要這樣做,可是到了那個朝堂之后才知道,這一切都不過是我的一廂情愿罷了。
在那里,除了玩弄權術還能夠做什么?
什么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都不過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罷了,天下沒有統一,在那里所做的決策,根本就不能傳達到地方上,所以我也就看淡了,只想要寫出經典,留一些能夠教育人,能夠傳承我中原文化的典籍。”
蔡邕的心情很復雜,他一方面想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一方面卻又因為朝堂的那漩渦之地而不得不違背自心。
最后只能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書籍上面,想要和班超還有司馬遷等人一樣,寫出經典傳世之作品。
現在看到了這些百姓的生活之后,又想到了自己當初的理想,一時間,心情更加的哀傷了。
而從來沒有出門,也沒有看到這種景象的蔡琰,這一路也是沉默了。
化身成為了圣母娘娘的蔡琰,這一路不知道幫助了多少人,然而卻還是杯水車薪。
聽到楚風的話,眼中已經有了閃閃的淚水,她是一個心善的人,看到那些衣不遮體,骨瘦如柴的孩童,就傷心難過。
楚風安慰道“不,師父并沒有錯,錯的是這個時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