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站在內地樂壇排行榜良性發展的高度來看問題的話,像歡哥、周天王這些人,更加在意的就是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性不要受到破壞,柳若依這個方法正好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干擾。
可以說柳若依的意見能夠代表相當一部分音樂人的想法,對于那些有能力創作或者演唱很有實力歌手來說,這個規則更加顯得簡單有利得多。
我能大賣,就能獲得排行榜支持和加持,那么反過來再次促進唱片的銷售,這是一種雙贏的場景。
但是這樣一來,創作能力弱的人就有點難受了,寫出來的歌水準一般,市場銷售大概率情況下就是一般,匯總后的總成績自然不會好。
換做以前評委說了算的情況下,變相做工作買通評委來操控,付出一些金錢代價輕輕松松也能拿上一個不錯的獎項,適合暗箱操作規則的人。
如果按柳若依修改過的新規則,嚴格了市場銷售數據統計權重,這種做工作的難度就非常大了,甚至幾乎不存在什么機會了。
對于那種靠一倆首個爆紅吃老本的所謂知名歌手,這大概就斷了他們未來上榜的路。
沒什么好作品,沒有銷量,按照柳若依的評選規則,基本上就已經斷了他們的獲獎希望。
理論上說,這當然是好事情,通過良幣驅逐劣幣,形成正向循環有利于更多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不過在場的音樂人中,依靠一兩首歌爆紅的遠遠多于創作型歌手,柳若依這個建議要是提出來,恐怕沒人力挺的話,很快就會被人拍死。
沒辦法,柳若依這個方法可能得罪的人有點多,能進入這個討論會的,智商都不會太差,對照規則自我檢查一下,大多數人都能夠想明白,在各種評估規則情形下自己的可能得分。
如果按照評委會高權重的做法,人脈廣,辦法多的藝人自然能有辦法得到評委會高分,在這種情況下銷售數據差點都不會影響他們進入排行榜,拿到各種獎項,在宣傳上就更有賣點了,對于賣自己的唱片和炒作自己知名度是很有好處的。
但是柳若依這么一改,某些人就發現新規則同老規則比,自己可能的得分可能會大幅度下降,沒法,銷售數據差了就算做通評委工作,這個巨大差距也沒法彌補啊。
果然,柳若依的這條意見反饋出來,經過歡哥、英姐及周天王聯合推薦,都受到了在場藝人中某些腦袋靈光,害怕自己利益受損的藝人的激烈反對。
看著面紅耳赤的藝人為每一條的權重侃侃而談,力圖推銷進去自己的觀點。
柳若依說完自己的理由后,就開始冷眼旁觀,繼續對規則草案查漏補缺。
今天反正都已經有意無意中得罪一些內地樂壇藝人,對于自己看不慣的東西,自然盡量提出來探討探討。
這不,等柳若依看到統計口徑計算方法,銷售數據只是由唱片公司自己上報數據,柳若依覺得這一條漏洞也比較多,如果是讓廠家自己報,怎么保證廠家報告的數據就是真實的銷售數據?
不是柳若依多疑,作為一個曾經的職場精英,基于對職場人性和節操的洞察,如果用人性本惡來看待,相對是比較合理準確些,面對各種排行榜背后的利益爭奪,幾乎每一個唱片公司都有虛報的動機,所以這個自行申報規則是肯定不太行。
在柳若依看來,統計的口徑,最好是第三方銷售渠道。
比如內地市場,當前銷售渠道最廣的文華書店系統銷售量數據,作為統計的銷售基準權重最合理,因為這個是內地最重要的一個第三方唱片銷售渠道,相對來說也是銷量最大的渠道,得到的銷售數據有據可查,這就是最值得信賴可靠數據。
但是
考慮到不是每一張唱片都有資格進入文華書店渠道,對于那些沒有通過文華書店發售的唱片排行榜也不能忽略不計,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