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將火槍遞給了柳升說道“安遠侯,這把火槍雖然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仍然有兩個地方需要改進。”
柳升今日本來是為了震撼住朱瞻基而來,想要憑對火槍的了解讓朱瞻基認可他,沒有想到,他竟然還不滿意。
不過這個時候,他當然不會反駁朱瞻基的意見,謙遜地說道“殿下請指示!”
“如今的槍管既然已經能夠粗細一致,那么就該研發出單獨的一顆子彈,如今的五顆子彈在射出去之后就四分五裂,很難對一個敵人形成致命的威脅。”
作為一個火器專家,柳升很快就想到了這里面關鍵的問題。“殿下,閉氣太緊容易卡殼,閉氣不緊,子彈太重,就射程不遠。所以哪怕一顆子彈是研究的方向,但是最少如今很難實現。”
朱瞻基當然知道這一點,在火藥的威力只有這么大的時候,為了增加射程,不得不把槍管設計的超過了一米二以上,甚至超過一米五。
換成一個子彈,重量其實還是小問題,因為子彈還有慣性和撞擊力,并不是越重的子彈射程越近,這個里面還需要進行各種試驗。
影響射程最大的關鍵還是閉氣作用力,閉氣不緊,射程就近,閉氣太嚴實,子彈直徑設計的太粗,不僅會對槍管磨損,也會容易卡鏜。
在加工精度還沒有達到相應的程度,這件事的確不需要太急。
朱瞻基點了點頭又說道“雖然火銃的威力現在已經不小了,但是依舊不能忽視可能出現的貼身肉搏。如今火銃隊為了減輕負擔,只配備了匕首,如果遇到肉搏,就非常吃虧。所以,我覺得,應該在槍管下面安裝一支刺刀。這樣遇到敵人,安裝在槍頭的刺刀加上槍管的長度,就不怕對方的刀槍襲擊。但是要注意,不能影響通條的安裝。”
這不是一個大問題,柳升隨口就應了下來。“是,臣領命。”
現在的火槍每放一槍,都會在槍管里遺留下火藥的殘余,必須清鏜。通條的作用是最少幾十年間,都不能取消的。
真要像后世的那種銅殼子彈,暫且不說火帽,無煙火藥,加工能力。光是資源的耗費,對銅的需求,都是現在的大明消耗不起的。
而且,如今有了燧發槍,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無謂地耗費更多的資源,對發展來說,其實并沒有好處。
聽到柳升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從他的回答,朱瞻基也確定了他投靠的心思。笑道“我知道你將如今生產的槍管部據為己有,我也無心跟你清算,只要你不妨礙我羽林衛的換裝,其他的槍管本來就是以你神機營為先。”
柳升大喜道“臣定當再送一千五百支新槍到羽林衛,絕不耽擱羽林衛的換裝。”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三千支新槍,還必須是這種雙管的燧發槍。”
羽林衛兩衛六千人,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槍手。根據人員的分配,這六千人,有一半槍手,然后還有輜重營,盾牌軍,炮手,而且這里面還留一部分預備隊。
所以六千人的隊伍,有三千支新槍已經完足夠了。
柳升露出了一絲難色,不過還是沒有打折扣,答應了下來。“我會督促工匠們新年期間也不停工,正月十五之后,給羽林衛三千支新型的雙管燧發槍。”
現在雖然每天能制作出五百支槍管,但是在淬火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最少三四成的次品。
如今的冶煉技術不夠,槍管的鋼純度不高,這種問題誰都無法解決。
想要把冶煉溫度提高到融化鋼水的程度,這將會是工業革命最大的門檻,一直到后世的十九世紀,才真正解決。
所以,現在每天得到的合格槍管不過兩三百根,朱瞻基要三千支槍,六千跟槍管,需要差不多一個月的產量。
見柳升如此小心奉承,朱瞻基也給了他一些希望說道“孤明白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