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都亮著燈,馬達聲都停,這樣的規(guī)模從未見過,以前修建水渠的時候,也沒這么多的車。
車隊浩浩蕩蕩,排列整齊,柯南覺得這樣的大動作,應(yīng)告訴春燕,她知道了,如果不去,就是她的事,柯南還擔(dān)心,如果她去了,有了問題,誰負責(zé)?考慮再三,還是告訴了春燕,同時,為了避免她賴賬,到時候,說柯南沒通知她,出了問題,和她沒關(guān)系。柯南就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劉小姐。
劉小姐萬萬沒想到多哥精明多日,糊涂一時,明知道平原的司機走不慣山路,還相信他們能完成任務(wù),輕信人,拿到了什么好處?
有合理的懷疑就是這個,覺得多哥應(yīng)該是疏忽大意了,這個是低級錯誤,竟然也犯?是哪根神經(jīng)接錯了?
劉小姐不是神經(jīng)科醫(yī)生,當然不知道,多哥再精明,也有馬失前蹄的一天。
這個沒什么奇怪,這是暴露了的,不知道在以前的項目中出的問題,有沒有?有多少?這些都沒露頭,一旦露頭,抓到就是懲罰,老百姓不答應(yīng),要給一個合理的解釋,沒逮到的就沒人追究,逮到了就可以合理推測在外面的所有的項目。
這事沒有告發(fā),也就無從查起,世上怕就怕認真,一旦認真,就很麻煩,看得越清楚,越容易產(chǎn)生煩惱,不妨糊涂一些,難得糊涂,才是聰明人。
繼續(xù)閱讀!
操場上的農(nóng)用四輪車已經(jīng)準備齊全,準備出發(fā),只等命令。鄧主任站在升旗處,對大家說:“出發(fā)!”
柯南被安排在第二輛車里面。
鄧主任考慮,第一輛車開路,發(fā)現(xiàn)險情,可以停車處理,假如把柯南放在第一輛車,風(fēng)險太大。
春燕也去,她在第三輛車上。她很不情愿,實在沒法,劉小姐要求她去。命令她去,劉小姐對她快要失去耐心,她的表現(xiàn),儼然就是大姐大,沒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她的目的就是獨霸機構(gòu),所有人都要臣服在她腳下。
這個野心,早已被尹賢仁看透,多次和她對著干。她是第一批招進來的員工,尹賢仁也是。
因為尹賢仁留他的兒子住在單位宿舍,被春燕告密,尹賢仁知道告密者是誰后,對她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吃她肉,渴飲她血。
不過,理智占了上風(fēng),他沒有魯莽行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君子報仇,十年未晚,他就等著看她什么時候倒霉,要看她笑話,如果她落井了,他就拋下石頭,沒心思救她,只想讓她消失。這樣的仇恨延續(xù)多年,面和心不和,在一起多年,也鬧過多年。
柯南和她沒有直接沖突,不過,也不耐煩,春燕不是啰嗦啰嗦就夠了,簡直令人無法承受。
人到了更年期,特別麻煩。兩個人到了更年期,麻煩翻倍。她已經(jīng)被劉小姐所討厭,不過她感覺不到,別人都看得出。
她坐第三輛車,還是有意見,按照她的想法,她應(yīng)坐第二輛車。鄧主任沒有像她想的那樣安排。
所有的安排都有條不紊。
農(nóng)用車很皮實,經(jīng)過改進,適合在山區(qū)行駛,很受當?shù)厝藲g迎,用的是柴油發(fā)動機,動力足,抓地穩(wěn),精悍,靈活,足夠應(yīng)付山區(qū)各樣的路況。但外觀不太漂亮,設(shè)計者的理念是實用,美觀不美觀,倒是其次。
看起來,這樣的設(shè)計可以省下不少鐵皮做車廂。去掉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追求物美價廉的目標,不想讓消費者花冤枉錢。
鄧主任沒有跟車去,他在龍湖鎮(zhèn)坐鎮(zhèn)指揮。
領(lǐng)頭的司機是開路先鋒,很熟悉路況,后車跟著前車走就沒問題。
凌晨一點,車到了山那邊半山腰,景區(qū)入口處,有幾輛大卡車停在那里,只有車,不見人。有兩人在外巡邏。
柯南走上前,他們過來問:“誰?”
“接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