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西昆侖宗門大校檢的日子終于來到了。
所謂“大校檢”,顧名思義,分為考校和檢驗兩部分。“校”為比武,“檢”為考試,由宗門仙師出面,對門中弟子的修行進展與實戰水平進行面的考校和檢驗。針對的是山上所有煉氣期門徒,不論灰衣還是白衣,外門還是真傳,都要一樣接受校檢。每五年進行一次,算是昆侖修士對一個修行階段的總結。
首先進行的是檢驗環節——考試,考的是宗門弟子對于所修功法的熟悉程度,以及對于仙門六藝等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其難度并不算大只要求能熟練施展一門功法,以及初步掌握仙門六藝中的一項內容就可以了。對于境界高低和技能水準并沒有強制要求。
但是如果連這都做不到的話,就會被黜落下山——不過在西昆侖歷史上好像還真沒出過這樣的蠢貨。宗門考試真的很容易,只要稍微有點基礎的肯定都能過。
但這樣的考試并非沒有意義,宗門弟子也沒人敢對此有所輕忽——因為考試成績同時也決定著這名弟子在門派中的定位和身份。尤其是那些想要在各大堂口中擔任執事弟子的,對相應技能的考核就有成績要求了——比如天工堂的成員,在“制器”,“陣法”或者“驅魂”等方面,總要有一門能達到其要求才行,而藥王院的人在“煉丹”技能上肯定也不能太差,否則人家憑啥用你呢?
至于那些不需要專業技能的職位,則往往會對武功和戰斗力有一定要求。這個就更多體現在第二項考校環節上了——弟子們按修為境界組成若干團隊,首先進行內部之間的比試,然后低階弟子可以逐次向高階師兄挑戰,最終以實戰能力排列出煉氣弟子中的前十名,號為宗門十大弟子。
于是那些本身境界不高,在比武中又屢屢戰敗,武力不足的弱者,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就會比較凄慘——昆侖山上人才眾多,就算想擔任雜役執事,武功道法也得有一定水準才行。戰斗力太低的肯定是無人問津——你先把修為提升上來再說。而如果既不能作為“技術性人才”進入那些研發部門,也無法作為普通執役弟子留下,那一名灰衣弟子還憑什么賴在昆侖山上呢?
——所以說,每五年一次的宗門大校檢看起來寬松,卻并不是可以讓人輕忽對待的內容。不是說只要混過了最低標準,就一定不會被黜落下山了——要么有技術,要么能打架,或者至少要會拉關系,有部門愿意收留。如果啥都不行,找不出合適理由來,那還是老老實實下山,去作一名外門弟子吧。
當然了,作為白衣真傳弟子,肯定是不會遇到這種問題的——他們不需要理由也能留在山上。作為宗門未來的法元仙師備選,安心修煉,爭取早日進階法元境,便是他們在昆侖山上的“本職工作”。
至于其它方面,雜役是肯定不需要做的,技術部門的話,若喜歡也可以干些兼職——畢竟白衣弟子往往是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功法能練的好,對于仙門技藝的掌握肯定也不會太差。
不過總體而言,宗門還是要求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修煉上,畢竟仙門六藝只是外物,自身修為才是根本。
黃昶最近就又一次受到了師父的提醒——六藝考核是六選二,除了“符箓”一道是所有人都要考以外,其余五門自選一項即可。但黃昶卻很騷包的去把六藝都給考了一遍,然后除“煉丹”,“馭獸”兩項混了個良好,其余四門的評價都是“優秀”,盡顯學霸本色!
不過師父長青子并沒有因此而表揚他,反而在他耳朵旁邊嘮叨了半天,無非又是不要分散精力之類的說法,尤其是把當年天機子前輩的教訓又拿出來說了一遍——黃昶如今“天機子第二”的外號已經傳到山上法元修士耳中了。
旁人談論起來時,都覺得黃昶若是當真能達到當年天機子一樣的境界,成為金丹修士,那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