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金丹修士已經算是修仙界的頂層人物。但在長青子看來,天機子當年明明還擁有繼續向上走的可能性,卻因為偏愛那些機巧小道而分散了精力,影響了仙道正途,最終止步于金丹期,實在是可惜之至。
而如今的黃昶,精力居然分散的比天機子還要厲害——天機子尚只鉆研煉器一道,而黃昶干脆是六門兼修!這簡直是……
——就連長青子也說不上是好是壞了。他雖然反復提醒黃昶注意這方面,但卻并沒有簡單粗暴的要求他停止鉆研這些身外技藝。因為長青子發現黃昶在對待這些技藝方面,與當年的天機子畢竟還是有些不同。
天機子是當真沉迷其中的——每遇到一處難點,或者想到某些妙處,就非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鉆研透徹,尤愛開創新思路,那真是樂此不疲。由此而創造出許多新東西,不過在創新完以后往往就沒了興趣,隨手丟到一邊,再去玩別的。
而黃昶則不然,他雖然也喜歡鉆研,但卻是基于一種非常實用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頗為功利化——長青子注意到黃昶所走的,基本上都還是先輩已經開創好的道路。以學習為主,而非開創。
比起天機子愛搞新玩意兒,黃昶這個“天機子第二”卻更熱衷于如何把現有的技術充分整合利用起來,讓其發揮出最大實際作用。而既然是整合,那見聞廣博,同時兼通仙門六藝倒反而算是一種優勢了。
另外一點就是黃昶特別注重產品的“規模化”和“經濟性”,總試圖用最廉價的材料去實現盡量多的功能,同時還要能大批量快速生產,但卻并不追求達到完美極致……而若是在此過程中,遇到了真正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那也并不硬頂,都是盡量設法繞過,或者干脆放棄,另覓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