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陳氏多半是靠的破財消災,但是隨著黃旭的日益成長,他籠絡的那班弟兄也不是光會調皮搗蛋的,不但維護住了自家鋪子,連所在城南這一塊地面都給護住了。故此才得了“南城黃四郎”的雅號。
聽到自家兄弟還有這本事,黃昶倒是挺高興的。家庭顯然沒給他什么資助,卻能夠在近乎于赤手空拳的條件下自己拉扯出一支隊伍來,自家兄弟的“統(tǒng)率力”不低啊。將來象是個有大出息的,自己再支援一下子,未來就更可期待了。
之后是五妹妹黃昭,當年黃昶上山時這小丫頭只有五歲,如今也才十五,雖然已經到了及笄之年,卻仍是一團孩子氣。除了不象小時候那樣總愛往黃昶懷里撲,求抱抱舉高高之外,其它方面給黃昶的感覺與當年并無兩樣,見面之后很快便大說大笑的,仿佛十年間從未分離,卻也讓他感受到了當年的溫馨。
在介紹完四兄妹的近況之后,黃昶立刻感到爹娘之間的氣氛有些尷尬了。主要是他父親,期期艾艾的,但還是讓人抱出來一個小孩子,告訴他這是庶弟。
黃昶已經從家信中知道了這位小弟的存在,心理上倒也沒什么不能接受的,也和對五妹一樣拿出了一件小掛飾給他做見面禮。只是在聽到這孩子迄今尚未取大名,只是有個小名兒叫黃豆豆時,心里頭稍微咯噔了一下子。
——小孩子容易夭折,五六歲站住之前只取小名兒也很正常。但他父親曾是教書先生,一生最愛在這些文字上下功夫。兄妹幾個都是才出生就取好了名字的,輪到這孩子偏偏不這么做了,而且剛才介紹時只說庶弟,卻不說是六弟,這是連排行都沒入啊!
看來家里為此事鬧起的風波還不算徹底消弭了呢……不過黃昶才剛剛回家,顯然不合適馬上跳出來就此發(fā)表意見,所以也只能裝聾作啞,敷衍過去。
既然見了孩子,那其母終究也是要見一見的。當黃昶看見那位姨娘時,對父親的變化卻也多了幾分理解——這位姨娘容貌當真生得極好,年齡比黃昶也大不了幾歲,正處于女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雙目總是泫然欲泣,一副楚楚可憐模樣,確實極其容易激起男人的保護欲和占有欲。難怪老爹那么道學的一個人也把持不住。
而在黃昶眼中,這位姨娘身上似乎有一種……用他前世語言來形容,就是“白蓮花”般的氣質,并且很巧合的是,這位姨娘恰恰是姓白。至于閨名么,那就不是他為人子的應該知道了。
見過了白姨娘,另外一位陳姨娘自然也一起相見。關于此事黃昶先前可是當笑話說給姬若聽的,如今當真碰面了,人家倒是大大方方的,卻反而是他有些尷尬。
——這位姨娘是他母親的妹子,家里頭排行第七,年齡卻是跟黃昶差不多,小時候去外公家走親戚時還頭碰頭湊在一起玩兒的,如今再見面卻成了長輩。黃昶都不知道是該稱呼她“七姨”呢,還是稱呼“三姨娘”?
而最后家里人的稱呼更是讓他哭笑不得——家里竟然都稱其為“七姨娘”!搞得黃昶一度頗為緊張,以為老爹又要領出四個鶯鶯燕燕來。幸好沒有,不過以后萬一真有了該咋辦呢?到時候稱呼不亂套了?——自己這位七姨還真是心大。
最后在家里還有一位長住的親戚,卻同樣是母親娘家的,他大舅的三兒子陳實。這位跟黃昶也挺熟,兩人年歲相若,小時候黃昶,黃旭,還有就是這陳實三人年齡差不多,經?;煸谝黄?。
三人中以陳實年齡最長,不過因為黃昶有成年人的思維,總是自然而然成為三人中說了算的那個,而黃旭機敏狡猾,也向來不吃虧的,只有陳實是個傻乎乎的小胖子,身上又常有點余錢,于是便成了標準的“地主家傻兒子”,雖然是表兄的身份,卻經常給黃昶黃旭兩兄弟推出去頂缸的。
不過黃昶對他的印象其實不錯,關鍵是第一次去外公家里,那時候黃家還很窮,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