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戰馬賣到一百兩還有價無市。繳獲七匹戰馬也是不錯的收獲了。
秦寧幾乎同時也跑了出去,帶著第一營兩百多步卒上去摸尸體了。這些士兵五人一組,每組負責一具尸體,細細搜索尸體身上的東西,互相監督不允許藏私,最后得到了一串令人欣喜的繳獲清單。
“千戶爺,尸體上摸出碎銀子一千六百三十一兩。”
“有堪用的鎖子甲二十一副,受損的鎖子甲七十一副,受損的鱗甲十五副,修一修也堪用。馬刀一百二十六把,彎弓一百一十七副,箭矢無算。馬鞍馬具一百一十三副。”
秦寧欣喜地說道“昭哥,這些盔甲可值好多銀子。“
秦昭笑了笑,看著小山上那些死馬,說道“今天吃馬肉。”
……
三月十二,秦昭的兵馬到達了嘉魚。
嘉魚附近集結了無數的明軍。袁繼咸并沒有把各路兵馬匯集到一個統一的營寨里,而是允許各路明軍分別扎寨。秦昭沿著官道走過去只看到無數的明軍營寨,大的,小的,也不知道是哪一兵鎮派來的援守隊伍。
這些明軍大多是各鎮的強軍,許多士兵都配有鴛鴦戰襖。還有一些老兵甚至穿著鎖子甲,和秦昭這邊穿著普通制式布襖的士兵氣質不同。
秦昭的兵馬不知道該在哪里扎營,就一路尋嘉魚縣城開過去。走到半路,前面三個傳令兵騎了過來,說讓秦昭擇地結寨,安頓妥當后就到縣城北面的標軍大營里尋總督。
秦昭便在官道旁邊的一個廢棄村莊結了寨,那村莊的外圍沒有村墻,村民早逃亡了。秦昭進去看一看,發現村民們還有一些鍋碗瓢盆遺漏在房間里,顯然是新近逃亡的。這嘉魚小縣城現在匯集了各路明軍,普通百姓當真是沒有活路。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匪過來掠奪,就像梳子一樣梳理了一遍家里財物。官兵過來掠奪,是明打明地,時間充裕細細地搜刮,掠奪得比匪還要狠,就像齒更細篦子一樣。
這個小村子的好處是有一口水井,可以隨時取到飲水。
秦昭扎好了寨子,便帶著秦寧和趙良策往標軍大營騎去。所謂標軍,就是總督或者巡撫雇傭的親兵,由總督、巡撫親自指揮,不受總兵、參將之類的營兵將領統帥。
督撫一般都是文官,標軍一般沒什么戰斗力。不過凡事都有特例,崇禎朝的總督盧象升麾下標軍就異常強悍,被流賊稱為盧閻王。
袁繼咸把標軍駐扎在嘉魚城北,便是擺出了要在嘉魚死守,和闖逆決一死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