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靖這么一說,眾人紛紛打開了手中的“招商說明手冊”,聚精會神地讀了起來。
為了這么個小玩意,蕭靖等人可是沒日沒夜地折騰了很久。在場的人應該都知道什么叫“唱賣”,手冊里又把拍賣的制度解釋了一遍。
本次招商會上,要拍賣的廣告位有二十多個。手冊的后面專門有很多頁是介紹這些位置的,上面不僅有該廣告位的示意圖,還有該位置優缺點的說明、起拍價、增價的幅度等。能到這里來的都是人精,即便是沒參與過類似活動的,看了這份詳實豐富的手冊,也就明白該怎么做了。
人們的反應讓蕭靖很滿意。他昂首挺胸地往前邁了兩步,高聲道“商界的前輩們!從第一期到現在,鏡報已經陪伴各位走過了五個月的時間,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在拍賣開始前,在下有個消息想和大家分享!”
臺下的人們紛紛抬起頭來。蕭靖笑道“什么消息呢?那就是,根據我們報社的調查,上一期發行的五千份鏡報,其直接受眾近七萬人!”
說罷,他又解釋了一下什么叫做受眾。眾人聞言一片嘩然,有人在交頭接耳,有人雙眼放光,還有人一臉不屑地搖了搖頭。
就算鏡報很火,七萬人這個數字也有點胡吹大氣了吧!
待下面的議論聲稍稍平息,蕭靖才道“諸位可能不太相信,那就由蕭某來給大家說明下。為了估算數字,我們回訪了近五百名讀者。根據統計,包括購買者在內,六成人的家中至少有兩個人能看懂報紙;剩下的四成中,買報紙的人可以幫助至少一個家人看完報紙!
根據調查,平均每個買到報紙的人,都會把它借閱給三戶人家。同時,我們還發現了不少手抄本,都是讀者拿到報紙后自行抄錄的。如此一來二去,眾位可以想想,鏡報能覆蓋多少人?
瑞都有倒賣報紙的人。按他們的說法,報紙發售后十天都有人來求購,經他們的手流轉的報紙乃至抄本也有三、四百份之多。請問,這又會帶來多少讀者?”
蕭靖自信地笑了笑,又道“七萬人只是個保守數字。再說,人們看過報紙后會把上面的消息口口相傳,這個是沒法計數的。在蕭某看來,第十期鏡報在瑞都的讀者,至少有十萬人!”
這么多?
瑞都是座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十萬讀者,意味著每十個人里就有一個讀過鏡報。在發行量僅五千份的前提下,這絕對是一個奇跡。
商人們有點坐不住了。不少原本持懷疑態度的人徹底打消了眼中的疑慮,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期待的眼神;原本就勢在必得的人們變得更加躍躍欲試,只恨為什么拍賣會不快點開始。
就算有心懷顧慮的人信不過蕭靖的數字,他們也不會開口說什么。畢竟,鏡報的火爆是有目共睹的,蕭靖的調查和推斷又合情合理,就算實際的數字比估算的有些起伏,那應該也在合理的范圍內。
“那小子今天是怎么回事,好像特別的來勁?”一臉羨慕嫉妒恨的邵寧輕聲嘀咕道“俗話說人靠衣裝,可就算他今天穿了件新衣服,也不至于跟換了個人似的啊?嘖嘖,瞧那風度翩翩的樣子,都快把本公子比下去了……”
作為演講者,蕭靖的英姿勃發不是沒有理由的。一來,身為現代人的他有數次上臺演講的經驗,比任何人都更熟悉這樣的場面;二來,他對鏡報有絕對的信心,底氣自然很足。
廣告招商會很少有不吹牛b的。相對那些吹得天花亂墜卻一身外強中干的人,蕭靖要坦然得多。因為,鏡報就是很牛,他說的都是事實。
“蕭公子所言不錯,老夫甚是信服。”一位老者起身道“只是,老夫還有一事不明。鏡報的廣告再好,客人不還是那么多嗎?廣告做得好的店鋪,生意便好些;廣告做得差或者沒廣告的,就只能勉強維持或者賠本,這樣的話,后面的人為什么還要投錢做廣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