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走出了大門。
這年頭大大小小的報社紛紛涌現且沒人管理,這才造成了亂七八糟的報紙“野蠻生長”的局面。
眼下并沒有任何一條規矩說報紙不能重名,有人要蹭熱點借用鏡報的名頭蕭靖也懶得去管,否則肯定是按下葫蘆起了瓢,把自己累死都不一定管得過來。
真正的鏡報以京城為根基、以夏家為后盾,它早已樹立了鮮明的風格并獲得了巨大的聲望,可謂天下只此一家,瑞都的貴人們不可能分不清李逵和李鬼。
既然如此,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小報就由得它們自生自滅好了。
其實,蕭靖真正的關注點落在了另一件事上
記者站!
鏡報此前在大瑞各處設立了許多記者站。其中的一些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為報社過不少新聞線索乃至稿件;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許多記者站暴露出了人員培訓不足、記者工作敷衍、缺乏活動能力等問題,漸漸的已經名存實亡了。
同時,鏡報雖然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發售,但這年代的通訊極其落后,遠離京城的人們看到的都是幾天、十幾天甚至一個月前的“舊聞”,這實在與蕭靖想要的效果相去甚遠。
如何才能消弭這些弊端、讓各地的人看到真正的鏡報,同時擠壓冒名頂替者魚目混珠的空間?
蕭靖稍一思索便拿定了主意。
回到住處后,他叫來了身邊的護衛,道“今天的那個什么社長,麻煩幫我查一下他的底細。”
護衛以為姑爺是想找冒牌貨的麻煩,認真地答應了下來。
可惜,蕭靖想的卻是另一回事劉洋這廝怎么看都有點眼熟,但他死活想不起自己在什么地方見過這個人了。
以他的記性來說這實在很奇怪。既然之前他能對這個扔在人堆里都挑不出來的普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就絕沒有突然忘記了的道理。
保險起見,還是要查一查!
第二天傍晚,蕭靖回到了浦化鎮。
才到報社他就叫來了猴子,想坦率地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誰知一番話才說了個開頭,猴子這家伙就很沒節操地膝蓋一軟,撲通一聲跪在了蕭靖的面前。
“社長,蕭大哥……俺沒做錯事啊,您可千萬不要開革了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