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干活的!讓他們去修建鐵路,只會出工不出力!假如說有十個人抬一根鐵軌,有人怠工了,你用皮鞭抽打其中一個人,別的人又會怠工!需要每個監工監督一個奴隸才能完成任務。那樣效率遠不如自覺的華工。”南方奴隸主的首領杰弗遜·漢密爾頓·戴維斯如此評價被送來美國的華工。
華工成為美國南北都最受歡迎的勞工,美國各大公司大量買入華工。
劉銘傳坐在擁擠的船艙內,他本來是一名團練士兵,后來他的團練被李鴻章收編了,于是劉銘傳加入了淮軍。在一次戰役中,劉銘傳被太平軍俘虜,沒過多久,他就被送上了這艘輪船。
恒源號這一班船,運送的都是湘軍和淮軍的俘虜。這些湘軍和淮軍的士兵被太平軍俘虜之后,送到天京,之后由鑫源堂的船送出長江口,送到臺北之后,換乘遠洋輪船。
劉銘傳被送到臺北之后,所有的湘軍和淮軍俘虜被剪掉辮子,檢查了身體,身強力壯的一批人都被勒令穿上一件有四位數號碼的衣服,隨后登上了開往美國的恒源號客貨輪。
恒源號客貨輪,一共有六層樓高,主甲板上面一層客艙,可以搭載乘客160人,最上層是駕駛臺、船長室和船員住艙;主甲板下面,頭尾各有一個大貨艙,中部是輪機艙。此時劉銘傳和他的同伴們都被關押在貨艙內,有一副樓梯可以通往貨艙外面,但是此時,貨艙的蓋板關閉,艙內點著一盞10千瓦的弧光燈,把貨艙內照得就像白晝一樣。
沒辦法,真正能夠投入市場的電燈還未問世,只能使用弧光燈大型場合的照明。
事實上鑫源堂公司正在進行電燈實驗,使用的材料不是真實歷史上一開始使用的碳化竹絲電燈,而是直接使用鎢絲電燈。考慮到真空燈泡的不可靠性,因為真空燈泡內外氣壓差太大,容易破碎,所以陳新元考慮的是在電燈泡內沖入氮氣,那樣燈泡的使用壽命可以大幅度延長,可達幾千個小時。
而此時亨利·戈貝爾制造出的碳化竹絲真空燈泡電燈,使用壽命只有400個小時。
至于說什么電燈是愛迪生發明的,其實不是,真正電燈的發明者是亨利·戈貝爾,他在1854年的時候發明了電燈。后來亨利·戈貝爾同愛迪生公司打起官司,他打贏了官司,獲得電燈專利。但是亨利·戈貝爾去世后,他的遺孀貧困潦倒,把電燈專利賣給愛迪生。
這個年代,交流電還未發明,無論照明、電報還是電動機,使用的都是直流電,輪船上的發動機也是直流發電機,蒸汽機的一部分功率帶動直流發電機,發出的電給輪船內的照明和一些電機使用,譬如說錨機、舵機、陀螺儀等機械設備。
輪船的尾部有舵機艙,舵機艙內有電動機、液壓機組等設備。駕駛臺上的船員只要輕輕轉動船舵,舵機艙內的電動機就會驅動,帶動液壓機組,推動船舵轉動。
不過輪船的結構,和劉銘傳毫無關系,他和普通的湘軍、淮軍俘虜一樣,被丟在下面的貨艙內。上面的客艙內乘坐的都是花了錢購買船票的旅客,還有一名比較高級的俘虜,湘軍將領江忠源,就受到特殊的照顧,乘坐一等艙,擁有自己的艙室。
江忠源也是在合肥之戰中被俘的,湘軍被太平軍擊敗,原本江忠源投水自盡,卻被人救了。之后他們被太平軍俘虜。
現在的太平軍也改變了原來抓住清軍將領和官員就殺的辦法,而是把俘虜拿出來賣錢,反正鑫源堂公司是兩邊的俘虜都買,從太平軍手里購買清軍俘虜,又從清軍手里購買太平軍俘虜,俘虜可以換到鑫源堂公司的洋槍洋炮,而且鑫源堂公司也很講信譽,保證那些被他們買走的俘虜不會再出現在國內的戰場上。
又能消滅敵人,又能換回洋槍洋炮,自然無論湘軍、淮軍還是太平軍,都盡可能的活捉對手,把對手賣掉換成洋槍洋炮。
江忠源被俘之后,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