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檀習慣于環境對自己的不利,雖然已經榮登太子之位,但是在權利和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時候,他依舊裝的謹小慎微。之前氣勢洶洶地去找皇后要奏章,真的是太著急了些。
皇帝的頭風病日漸厲害,王太醫來向齊雅報“若是能去行宮里的溫泉修養一陣子,可緩解頭疼。”
齊雅心知肚明,對于皇帝的頭風病整個太醫院都束手無策,而王太醫的辦法也只是能讓皇帝少些操勞,多加休息。至于去溫泉有多大作用,能不能真的緩解,真的很難說。不過,想除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等他爛到骨子里然后連根拔起,齊雅不介意多給王檀一段時間。
便說“吩咐下去,三日后,本宮陪陛下同去行宮溫泉。”
在王檀還小的時候,齊雅并非沒有想過把王檀當成親兒對待。可是王柏緊隨其后的出生,讓齊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王柏身上。或許是王檀自小敏感,不經意之間的一個舉動讓王檀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或許是宮里的風言風語傳到了王檀的耳朵里讓他心生怨懟。原因不得而知,總之王檀自小便養成了衣服謹小慎微的性格。
齊雅卻不喜歡這種性格。
雖然,在宮里這么多年,她也曾用盡心機,但是她自認為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光明磊落的。而王檀,果然不是自己的親子,連性格都那么像他的生母。
明明有才華,可是在師傅考究起來的時候永遠會答錯幾句;明明很擅長騎射,卻從來不在人前表現。如此藏拙,或許是在明哲保身,齊雅也曾相信過。
可自從先太子去世后,王檀被立為太子后的種種表現,齊雅覺得,她曾經的懷疑并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王檀果然是在裝腔作勢。
此次去宮外,齊雅為了把戲做足,還特別向皇帝請奏“陛下既是去行宮養病,自然該修身養性不理朝中俗事。太子已立,不如讓太子監國,臣妾也可安心陪伴陛下。”
皇帝心里很是期待能和齊雅一起去行宮,當然也希望她可以專心陪伴自己。可是沒想到齊雅竟然主動提出來要讓太子監國,這倒是意料之外。皇帝雖然猜測出齊雅怕不是有什么動作,不過多年來的習慣讓他愿意去順著齊雅的意思。當然,齊雅也不是那奸佞卑鄙之人,這么多年雖然曾多次被人評價為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可哪一次齊雅出手不是因為別人先惹上來的。
便說“就依雅兒的意思,讓太子監國。”
王檀在東宮得了這個消息,知道這個監國是齊雅求來的,竟然有些不信。
“她怎么會主動開口向父皇請求讓我監國?就不怕她離開的這幾日,回來后朝廷就天翻地覆了嗎?”
早有出謀劃策之人分析道“皇后娘娘忽出此意,許是另有深意,太子殿下不如親到皇后宮中,向皇后娘娘謝恩,也好聽聽娘娘的意思。”
王檀一點就透,當晚便到了齊雅宮里。
“夜黑路滑的,怎么這時候過來?”齊雅似乎很關心地問。
王檀注意到齊雅手中捧著自己前些日子送來的手爐,又見齊雅態度溫和,便說“這幾日天冷。母后和父皇又要去行宮溫泉,兒臣特來看看,哪里有些短缺,好差人趕緊置辦了。”
齊雅道“也難為你的一片孝心,哪里就缺東少西了。只是此去行宮,怕是要多住上幾日呢,母后倒是有些不放心你呢。”
王檀道“若是母后有什么不放心的,盡管吩咐兒臣,兒臣一定照辦。”
齊雅道“也是,你也大了,本沒什么不放心的,只是為娘的哪有不擔心自己的孩子的。你大哥哥體弱,英年早逝,倒是你,身子骨硬朗。母后以后可就指望你了。至于那幾個小的,哎。”齊雅的眼里有一絲絲惆悵。
王檀道“母后放心,兒臣一定照顧好留在都城的弟弟妹妹。”
“那就好。另外,這些日子送上來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