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晨飛斬殺了顏良、文丑和鞠義后,這個時空的“官渡之戰”果然就像熊晨飛那個時空一樣進入到了戰略相持階段。
一方面。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占優勢。
九月,進軍陽武(今河南中牟北),準備南下進攻許昌。
十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
另一方面。曹軍和龍之團也立營與袁軍對峙。
十一月,曹軍一度出擊,與袁軍交戰不利,退回營壘堅守。
從此,雙方都沒有發生投入萬人以上的大規模的戰斗,但千余人的小規模戰斗卻經常發生。
三方的戰斗漸漸變成了消耗戰和拉鋸戰。
同時,袁紹構筑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和龍之團。
河南屬于北方,在這個時空已經是農歷的十一月,馬上既要大雪。
官渡地區已經下了好幾場大雪,氣候已經非常寒冷。
要知道大雪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而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而古代將大雪時節分為三候“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
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荔挺”為蘭草的一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熊晨飛和左瀟由于修習了地之卷天書上的內功,寒冷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龍之團的士卒特別是陳策手下的山越士兵非常不適應這種天氣,凍傷就開始大量出現,嚴重影響了士兵的戰斗力。
◆◆◆◆◆◆
這一日,就在官渡東北,熊晨飛的龍之團又被袁軍偷襲…
雪,越下越大,天地間一片蒼茫,戰場中的一切漸漸變得模糊。
仿佛老天爺都不忍心看到生靈間慘烈的廝殺,只好用純凈的雪花蒙住自己的雙眼。
但是,此戰必須分出勝負,袁紹和曹操還有熊晨飛的聯盟中只有一方勝出后北方才會次回歸統一。
或許是程海峰的步兵剛好全部就位,或許是指揮作戰的程海峰把握了時機。
正當雪花使視線變的模糊不清時,龍之團終于開始沖鋒了。
龍之團的沖鋒怎么說呢?
一個字,亂!沒有章法,沒有陣型,亂七八糟的沒有一點規律,就如同散兵游勇般一頓亂沖。
但他們這樣確實也沒有辦法,步兵們踩在數尺深的積雪上只能深一腳淺一腳的慢慢走。
一曲數百人還能步調一致的前進那才奇怪了…
此刻,對面。
袁紹賬下步兵校尉馬延的心情跌入了谷底。
由于突降大雪,他們這一隊士兵也被陷入了厚厚的積雪中。
他們來偷襲的人少,只有不到兩百人,被多與他們兩三倍的龍之團碰上了基本上就算是完了。
但是,放棄不是他的習慣,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要爭取。
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或許奇跡就會出現呢!
只可惜他們遇上的是更不要命的程海峰。
一個時辰后,除了馬延帶著少數幾個親兵突圍逃走外,其余所有的袁軍步兵都成了龍之團的刀下鬼。
這一次小規模的遭遇戰雖然龍之團勝利了,但好多士兵也被凍傷了…
要知道,當人體皮膚直接暴露在零度以下的低溫中時,血管會劇烈收縮。
正常血液循環就被打斷,整片皮膚會變成紫紅色。
如果持續時間過久,肌體細胞中的水分就會結成冰晶,從而造成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