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熊晨飛從許都接回賈詡和張繡之子張泉的時候,在襄陽的水鏡山莊也將發(fā)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水鏡山莊為東漢末年名士司馬徽隱居地,因司馬徽雅號“水鏡先生”而得名水鏡莊。
水鏡山莊賢才齊聚,最差的也是一州之才,他們聚集在一起,思想總能碰撞出燦爛的火花。
話說自從龐統(tǒng)離開水鏡山莊投奔揚州的熊晨飛后,這里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像樣一點的辯論。
因為在水鏡山莊之內(nèi),也只有諸葛亮一人,在與他爭論的時候能夠不落下風(fēng)。
故此,司馬徽和山莊眾人一致認(rèn)為諸葛亮與龐統(tǒng),都乃當(dāng)世大才,假以時日,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這一日,司馬徽忽然說道“揚州龍之團的熊晨飛最近被陛下封為了冠軍侯,你們怎么看?”
因為龐統(tǒng)已經(jīng)離開水鏡山莊去輔佐熊晨飛了,因此徐庶等人聽見司馬徽的話,都不由將目光放在了諸葛亮身上。
他們都知道諸葛亮的才能,曉得此人雖然尚還年輕,可其心思之縝密,卻是世間少有。
而且諸葛亮所學(xué)甚雜,天文地理,周易八卦,行軍布陣,內(nèi)政律法,幾乎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可以說,諸葛亮身上幾乎匯聚了法家、儒家、墨家、兵家、陰陽家、道家的種種學(xué)說。
不僅如此,很少有人知道,諸葛亮本人亦是十分精通君子六藝,擊劍、騎射都是出類拔萃。
當(dāng)然,諸葛亮現(xiàn)在遠遠沒有達到自己人生的巔峰,很多學(xué)說尚未精通。
饒是如此,司馬徽都常常感嘆,天下之間為何會有如此博學(xué)、完美之人。
◆◆◆◆◆◆
看到眾人疑惑的眼神,諸葛亮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須,面帶微笑地說道“世人對于熊晨飛傳聞有許多,天下諸侯之中,也只有此人我有些看不透?!?
“據(jù)聞他不但是劍圣王越和槍神童淵的徒弟,現(xiàn)在更是魔教教主,身兼正魔兩道武藝之長。”
“我看就算溫侯呂奉先沒有歸隱,恐怕當(dāng)今天下一武將的名號也會是熊晨飛的!”
“我還聽說他在討伐袁紹叛軍時不但斬顏良,誅文丑,還將袁紹手下鞠義、淳于瓊、韓猛、將奇、韓宮子、呂威璜、趙睿、硅元進這些大將殺了個一干二凈?!?
如此勇猛之人當(dāng)直是“勇冠三軍,因此才被陛下封為冠軍侯?!?
“想我大漢立朝四百年也才有霍去病、賈夏、竇憲三個冠軍侯,熊晨飛這個冠軍侯也是實至名歸!”
崔州平卻是心中一動,忽然說道“孔明你如此推崇熊晨飛,可是有心效仿龐士元前去揚州投奔于他?”
諸葛亮沒有回答,只是臉上帶著笑意。
司馬徽卻是微微搖了搖頭,暗暗想到“孔明雖然堪稱完美,卻也太過心高氣傲?!?
“如今龍之團人才濟濟,縱然他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前去投奔熊晨飛,亦不能盡力展示自己的才華?!?
“憑借孔明的性情,若不能造就一段不可逾越的神話,他甚至愿意一直躬耕田野,永不出仕?!?
不得不說,司馬徽對于諸葛亮的分析,卻是一針見血。
要知道,歷史上那個時空的諸葛亮投奔劉備,不見得真是因為看重劉備的忠義、仁厚,也并不代表諸葛亮果真忠于漢室。
像他這樣的智謀之士,又怎會愚忠已經(jīng)腐朽沒落的大漢?
不管是后來諸葛亮勸說劉備稱帝,還是孫權(quán)稱帝以后諸葛亮的態(tài)度,都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諸葛亮是忠誠之人,可他所忠之人乃是自己的主公,僅此而已。
他之所以投奔劉備,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劉備需要他,他也需要劉備這個舞臺,來肆無忌憚?wù)孤蹲约旱牟湃A。
從諸葛亮一直自比為管仲、樂毅,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心比天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