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輔佐像劉備這樣,身無一片立錐之地的諸侯成就霸業,才能彰顯自己過人的才華。
事實上,在那個時空的諸葛亮真正做到了,他的確輔佐了寄居在荊州的劉備,成就了一番王圖霸業。
同時,也成就了他自己多智近乎妖的名聲,真正永垂不朽。
◆◆◆◆◆◆
除了司馬徽,也就屬龐統和徐庶對于諸葛亮最為了解。
此時徐庶他看見諸葛亮的表情,當即問道“孔明,聽說你給派熊晨飛出了一個書,童莫非想要借書童之手,掂量一下熊晨飛的分量,以及龍之團實力究竟如何?”
諸葛亮仍舊面帶笑意,只不過現在卻是微微頷首。
他們雖然對于天下大勢非常了解,可終究只不過是道聽途說,沒有親身見識過,永遠不能真正了解一方諸侯。
諸葛亮派遣書童前往揚州,不僅可以通過書童的眼睛,觀察龍之團的一應事務;也可以通過熊晨飛對待書童的態度,揣測一下熊晨飛此人的性情。
智謀之士,就要能夠見微知著,通過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了解到其他人無法了解的事情。
諸葛亮高傲的性情,也就注定了,他不會投奔已經有所成就的熊晨飛。
他既然不會投奔熊晨飛,若是日后出仕,定會成為熊他的敵人,多了解一下敵人,總歸沒有壞處。
諸葛亮也想在心中掂量一下,自己若是輔佐一位弱勢君主,是否有能力與熊晨飛相抗衡。
若不能逆天改命,成就自己無與倫比的名聲,諸葛亮甚至愿意寄情于山水之中,永遠享受田園…
諸葛亮抬起了那張,英俊得令女人都嫉妒的臉龐,對著徐庶說道“元直,你已經準備出仕,可是相中了哪方諸侯?”
聽見諸葛亮的話,眾人也紛紛將目光放在了徐庶身上。他們之中,除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外也就徐庶的年齡最大,已經過了而立之年。
徐庶現在學業有成,也時常想要出山,成就一番事業。
不成想,徐庶聽見諸葛亮的話以后,反而苦笑著說道“想要尋一明主,何其難也。”
石韜說道“你前段時間不是前去面見劉劉表了么,為何不在荊州出仕?”
徐庶搖了搖頭,道“吾本以為劉表乃漢室宗親,坐擁荊州沃野千里,麾下人才濟濟,帶甲之士數十萬,乃一代雄主。”
“然而與其相見以后,才知此人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疏離嫡子而偏愛庶子,難成大事也。”
“劉景升既非霸王之才,吾自然不會前去投效。”
眾人聞言,當即靜默不語。
他們之中,也只有徐庶對于漢室感情十分深厚,一直想要投奔一位漢室宗親。
可是今日聽徐庶之言,其中卻透露出了濃濃的失望之情。
諸葛亮眼神微微閃動,忽然說道“荊州有另外一位英雄,元直何不前去看看,此人到底如何?”
徐庶來了興致,問道“孔明所言何人?”
諸葛亮笑嘻嘻的一字一頓的說道“漢室宗親,豫州牧劉備,劉玄德是也!”
諸葛亮此言一出,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181825747394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