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會是充滿憧憬。
沒有流浪過的人,永遠不知道無家可歸的苦楚。若是能夠重新安家立業,他們又怎么會愿意,過上以前的那種生活呢?
與此同時,熊晨飛想起了歷史上,美國的第一次經濟大蕭條。當時美國境內,有上千萬的失業人口。
面對如此困境,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用了以工代賑的政策。對于那些有工作能力的人,羅斯福明確規定,不給他們發放救濟金。
這些人,必須要通過幫助國家工作,才能夠獲得報酬。
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很多人失業的問題,又能夠幫助國家建立基礎設施。他們為國家工作,拿到工資以后,就有了消費能力。
就這樣,羅斯福通過以工代賑的方法,慢慢拉動了美國的經濟。
梳理了一下思路,熊晨飛說道“對于那些有勞動能力的人,我們不要直接發放救濟。不僅如此,開春的種子、耕牛,也不能無償借給這些人?!?
龐統幾人,聽到熊晨飛的話,都是一愣。他們不明白,熊晨飛是什么意思。
熊晨飛好似知道他們的疑惑,就好整以暇的說道“若是單純的救濟這些人,那么這幾百萬人口,都將會成為,整個龍之團領地沉重的負擔。”
“甚至還有很多人,可能會心懷不滿,覺得救濟的糧食太少。”
“相反,若是讓官府,只給那些老弱病殘發放救濟。而后雇傭那些有能力勞動的人,讓他們為官府修橋鋪路、開墾荒地、建立作坊、廣挖水渠……”
“他們勞動之后,我們就可以通過他們的勞表現,發給他們糧食、物資、錢財、春耕的種子,以及耕牛?!?
“這樣一來,他們才會覺得,官府并沒有虧待他們??v然有些人忍饑挨餓,也不會抱怨官府不管他們。”
“他們若是想要生活得好些,就只會拼命勞動。這樣不僅不會浪費,這些人的勞動力,又能夠解決百姓暴動的隱患,何樂而不為?”
徐庶、龐統、賈詡幾人,細細咀嚼了一下熊晨飛的話,這才個個面露喜色。
◆◆◆◆◆◆
要知道自古以來,百姓生活不下去,而后靠官府救濟,就已經成為了定式。若是官府救濟不到位,那么百姓就可能產生暴動。
而在另外一個時空現代,雖然不像后世那樣,很多人都去打工。卻也有很多貧窮的家庭,會幫助地主們打工賺錢。
官府若是給這些百姓工作崗位,那么他們就可以通過工作,自食其力,也就不需要官府救濟了。
況且,歷代以來,官府征發百姓進行勞役,都不會支付報酬。
若是龍之團領地發動這些百姓工作,反而給他們物資、報酬,這些人反而會覺得,熊晨飛仁慈無比。
其實,熊晨飛只是把應該給這些人的救濟,通過這些人的勞動,當做報酬支付給他們罷了。
換了一個說法,意義就大有改變。
這樣一來,勞動多的就可以多獲得報酬;勞動少的,就會少獲得報酬;不勞動的,就不會獲得報酬。
那個時候,那些好吃懶做,心懷異志的人。若是再鼓動百姓暴動,他們只會成為別人唾棄的對象。因為,他們是不勞動,這才忍饑挨餓。
高興之余,龐統忽然說道“大帥這個方法雖然好,卻有一點問題。若是百姓每日勞動,我們只給他們得以溫飽的食物,他們不會心生怨恨么?”
“雖然對于大多數難民來講,能夠不被餓死,就已經很滿足了。但是這一次逃難到龍之團的難民實在太多,若是多付報酬,恐怕整個龍之團領地,也無法負擔得起??!”
聽到這里,熊晨飛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為一個穿越者,對于破解這些難題自然有一些好辦法的…
nrsc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