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大地震剛過,整個漢末天下又遇到了大旱。
不僅北方遭遇了旱災,就連整個江南地區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下過一場雨,旱情很嚴重。
不過龍之團的九江還好,畢竟之前神威門馬鈞發明的翻車也就是旋轉供水系統得到了較好的普及。
再加上開墾良田,疏通河道,九江郡面對旱情還能勉強應付過去。
而且新納入龍之團的廣陵郡雖然也面臨了大旱,但畢竟有“農業專家”陳登坐鎮,旱災對廣陵郡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但曹操、劉表和孫權的勢力范圍就慘了,連年戰爭導致積蓄的糧草已經所剩不多。
其境內地震過后又遇到了旱災,結果也是餓殍遍地,甚至有些郡縣出現了易子相食的慘劇。
這時,這些郡縣的老百姓聽說能在龍之團的領土上吃上飯,為了活命,又有大量災民扶老攜幼鄭群結對的來到了龍之團的領土上…
?!簟簟簟簟簟?
熊晨飛招來了陳登,想要征求他對目前大量難民不斷涌入的看法?!霸?,如今天下大旱,諸多郡縣顆粒無收,我欲囤積糧草,不知可否?”
熊晨飛見陳登沒有回答,自己就先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
“自古物以稀為貴’,大旱必定導致糧食收成銳減,若能提早囤積,不管是留著以備不時之需,還是以后拿來賣錢,都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聽到這里,陳登瞇起了眼睛說道“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可;若為賺錢,不可?!?
熊晨飛思量半晌,點頭同意。
二人后來商議,多囤積糧食總是沒錯,就開始四處收購糧食。
江南的的糧食都是一年兩熟,日子一天天過去,等到收割莊稼之后,劉表和孫權領地上的農戶們個個欲哭無淚。
地震加上旱災使得糧食減產十分嚴重,有些農戶甚至顆粒無收。
漢代雖災年可以減稅、甚至免稅,但是東漢末年,漢室朝廷名存實亡,國庫空虛。
各地軍閥割據混戰使得很多諸侯的藩庫也是十分空虛,哪里還有多余的錢量來賑災?
再加上老百姓還要繳納算賦、口賦、更賦等諸多賦稅。
一時間,很多家庭散盡家財、甚至賣掉田地才能夠繳納賦稅。
失去田地的百姓背井離鄉,成為流民,大漢未的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
這一日,壽春城內十分的熱鬧。熊晨飛和陳登身著便裝在壽春城內搞調研,看看百姓對于現在的生活還有什么不滿意,現在的政策法律還有什么不妥的。
因為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知道實踐出真知的重要性!
熊晨飛也是這樣要求麾下的文臣武將…
龍之團頒布的的一些政策固然有些驚世駭俗,但在歷史上可都是經過實踐的優秀的政策。
不過由于時代不同,還是要考慮一下具體實施會不會出現問題,需不需要根據情況進行改進。
而且這些東西光是空想肯定想不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下來調查,看看百姓和士子們對于現在的政策有什么不滿,或者還有什么需求。
當然,本來這些事情肯定不能讓熊晨飛這個統帥和陳登這個大佬親自來干了,一般都是讓麾下的小吏來處理。
不過剛好最近熊晨飛比較清閑想要看看自己治下的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
再加上有意觀察一下陳登是否真的有能力,干于是他們二人便穿著便裝來到壽春街頭…
走在大街上,眼見諸多從外地逃難而來的百姓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很多人瘦骨嶙峋,表情木然的縮在墻角。
熊晨飛不由心中酸澀,獨自嘆道“天災不斷,朝政敗壞,豪強、富戶趁火打劫,平民百姓何其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