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占鄴城,打敗了繼承袁紹大將軍之位的幼子袁尚,定冀州,袁尚只得向北逃奔幽州,投靠二哥幽州刺史袁熙。
但沒過多久,袁熙袁尚又因部下叛亂而地盤失,只得再往北投奔烏桓去了。曹操遂輕松再得幽州。
然而,北方的問題并沒有就此完美解決,因為袁尚袁熙逃亡烏桓時,并非光桿司令,而是脅迫了冀、幽二州軍民十余萬戶一起去的,如此烏桓勢力大增,袁尚便想借助三郡(遼西、遼東、右北平)烏桓盟主蹋頓的力量,引狼入室,東山再起。
要知道這個這位蹋頓,號稱小冒頓,是位極有野心的人物,以其驍武,多年來雄霸百蠻!
本來烏桓本遠居塞外,漢末天下大亂,蹋頓見有機可趁,便率部攻入幽州三郡,掠得漢民十多萬戶,可以說袁紹當年能打敗公孫瓚,蹋頓出力甚多,所以袁紹為了籠絡他,不僅給了他很多財帛子女,還學西漢的皇帝,在民間找了個漂亮的姑娘冒充說是自己的千金,嫁給蹋頓。
如此袁尚袁熙便成了烏桓的大舅子,袁家的江山就是烏桓的江山,寧予姻親友邦,也不能給他曹家啊!
于是,建安十年夏天,袁氏兄弟便引導三郡烏桓騎兵,大舉入寇獷平(度遼將軍鮮于輔治所,今北京市密云縣密云水庫一帶,屬漁陽郡),一路燒殺搶掠。
曹操聽聞袁氏二子竟然這么沒出息,為自保居然賣國做了“漢奸”,又驚又怒,忙率大軍及烏桓校尉閻柔前來救援。
烏桓乃學習其老前輩匈奴的優良傳統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來去如風——既然曹操你來勢洶洶,那就撤退唄!沒關系,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你曹操也不可能老待在邊疆看著,所以不急,有的是機會!
這樣撐到十月份,曹操大軍只能返回鄴城了。沒辦法,烏桓的地盤太遠,后勤補給線太長,根本打不了打持久戰。
◆◆◆◆◆◆
所以,為了斬草除根,為了籌劃這一場遲早要打的仗,曹操拿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耐心,在華北平原上大修運河,讓可以通航的河網一點一點向北延伸,最后延伸到了漁陽郡的雍奴(今天津武清東北)等地,這里已經是與烏桓人對壘的前線了。
曹操甚至還將這些運河連通了渤海海道,以便有時可以從海道進行兵員和糧草的運輸。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二月,運河終于初成,曹操自認時機已經成熟,便將征討烏桓的計劃提了出來,讓大家討論。
結果,大多數人居然都表示了反對“袁熙、袁尚亡虜耳,烏桓是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其所用?今深入征之,劉備若說劉表以襲許,我又救應不及,必追悔莫及。”
這大多數人之中,竟然還包括了荀彧荀攸等重臣、以及張遼等大將。
按照往常,曹操對荀彧荀攸都是言聽計從的,但這一次,曹操不知咋了,誰的話都不聽,堅決要打烏桓,為子孫后代滅掉這個外患。
同時也可將袁氏斬草除根,免留后患,于是獨排眾議,拍板表示“烏桓不滅,北方難定。”下令,命樂進屯兵陽翟,以防劉表;并讓曹丕留守鄴城,以鍛煉接班人;而自率大軍向北方進發。
其實,力排眾議與剛愎自用的區別,就看你打贏了還是打輸了。
曹操一生喜冒險,如此而已。征烏桓與征赤壁,結果迥異,就是明證。
所以說,曹操還是得感謝劉表的偉大助攻。
因為當時,劉備已勸劉表趁機偷襲許都,可劉表在荊州小日子過得挺好,民殷國富,歲月靜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哪里舍得冒這險。
再說劉備狼子野心,最后可別為他做了嫁衣,于是不予理會。
在群雄并起、你爭我奪的時代,要玩就玩大的玩真的,去逐鹿天下;否則便應宣布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