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熊晨飛三人的反沖鋒,導致大部分烏桓騎兵都不由自主的放緩了馬速,所以與沖鋒陷陣兩大主精銳戰斗時已經沒有多少沖擊力了。
沖鋒軍和陷陣營分頭出擊,,雖然,大帥熊晨飛和主將高順都沒親自指揮,但訓練有素的陷陣營士卒已經這再次改變了陣型。
這一次,他們換成了朱雀陣。
近千陷陣營的精銳一字排開快速拿起身邊的投擲用標槍向著蘇仆延那沖過來的一萬騎兵投了出去…
要知道投擲類長的標槍的射程雖然比連弩差了些,但殺傷力遠遠大于弩箭。
而且龍之團選擇狙擊烏桓騎兵的位置也相當好,正好是順風位,順風射出的弩箭和投出的長槍都能借助風力增加殺傷力,而對方射出的弓箭因為逆風速度和殺傷力就要弱了不少。
連續投擲完兩輪標槍后,再慘叫和哀嚎聲中,又有一千多烏桓騎兵被撲面而來的標槍刺落馬下。
甚至其中很多人直接被鋒利的標槍釘在了地上,有的則是被標槍貫穿戰馬后刺入了身軀,連人帶馬被一起扎死。
看到這里蘇仆延心里在滴血,但他還是繼續指揮他的騎兵沖向這群如魔鬼般的殺神希望靠騎兵的集群沖鋒將他們撕碎。
不過他的想法雖然好,但卻不知道陷陣營的陣型有四種變化。
其中玄武陣主防、白虎陣主攻遠程的用連弩,近戰則是槍陣。
朱雀陣則是一字排開用標槍對付中距離的敵人,最后還有一個青龍陣則是攻守兼備。
面對已經被殺紅了眼的五環騎兵繼續悍不畏死的沖鋒,陷陣營的精銳在伍長、拾長和屯長的帶領下又變換成了青龍陣。
前排的士卒換成了中距離刺殺的長槍,左盾右槍,中排的換成了左盾右刀,為前排的士卒保護,而后排的則換成了連弩對來犯的烏桓人實施狙殺!
剛剛上陣的蘇仆延的一萬騎兵的進攻勢頭頓時為之一滯。
蘇仆延還是第一次碰到如此難纏的對手,隔著遠一點的對方就用長槍挑。
隔著近一些了,對方刀盾手早就蹲在了地上,等到和烏桓騎兵靠近,就把身的力氣都送到肩膀上,用肩膀頂著步盾,向烏桓騎兵的馬腿撞去。
這一招減緩了沖刺速度的烏桓騎兵猝不及防。
被龍之團的刀盾手連人帶馬撞翻在地的五環騎兵下場也是注定了的。
跟隨在前排槍盾收身旁掩護的刀盾手這時候會揮動手中長刀猛然斬落,將倒在地上的烏桓騎兵一刀兩斷。
同時,后排手持連弩的士卒游走在亂軍之中,不是發出一道冷箭,帶走一名烏桓騎兵的性命。
蘇仆延一邊沖殺,一邊震驚的觀察著戰場。這是什么戰法?以步卒對騎兵,竟然還能的占了上風?而且這還是自己人數占優的情況下。
他也發現一個問題,他們對的這些敵人身上的甲胄也是相當堅硬,自己手下士卒手中大長矛和長刀很難刺穿和砍開對方身上的鐵甲,普通的箭矢根本射不穿對方的鐵甲。
而且,這些敵人一般都是三個槍盾手、三個刀盾手和三個連弩手一起協同行動,既能胡楊掩護又能揚長避短,而且個個都是出手狠辣,一出手往往都是照著烏桓人頭、熊腹這三個致命的部位出手…
蘇仆延心中郁悶至極,對方這支部隊雖然人數上只有自己士卒的十分之一,但個人能力很強,組合起來的實力優勢更加明顯。
他在一旁粗略點算了一下,自己這邊死傷都已經達到了一千多,對方那些士卒的折算還不到十人。
這個“這個仗還怎么打?”蘇仆延,心中升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預感,他們這一仗要敗,而且會敗得很慘…
◆◆◆◆◆◆
另一面,袁熙和手下五將和近萬士卒面對的是龍之團另外一股頂尖戰力的存在—沖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