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到達木星的路上,一聲響徹整個飛船的緊急廣播發出,驚醒了不少正在入睡和思考的學員。
“緊急通知,航線修訂。木星之行取消,全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全速回到地球參與鋼鐵長城計劃!目的地馬里亞納海溝!具體任務我將發送到你們的個人電腦里。末日浩劫比預想的來的更快!最先出現時空裂縫的就在海溝深處,坐標11 °20′n,142°11.5′e。同學們,我們曙光學院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是時候檢驗我們的成果了!”作為帶隊老師的孫行是此次廣播的發送者。
馬里亞納海溝(ariana tren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 位于11 °20′n,142°11.5′e,即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黃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島、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據估計這條海溝已形成6000萬年。
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里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
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將不能露出水面。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瑪峰,但探測深海卻極其困難。1960年1月,科學家首次乘坐“的里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首次成功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底進行科學考察。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對于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溫度只有2c(極少數海底受地熱的影響水溫可高達380c)。
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深的海底,科學家們竟然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只小紅蝦在游動。有的理論認為深海海溝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地殼的劇烈凹陷。
潛水員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見到過人們熟知的蝦、烏賊、章魚、槍烏賊,還有抹香鯨等大型海獸類;在2000~3000米的水深處發現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發現僅18厘米大小的新魚種。在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則很少能看到動物了。
2014年12月,科學家在馬里亞納海溝8145米的海床上發現了一種魚類,這比先前紀錄深了將近500米。
參加研究計劃的科學家發現的這個奇特生物據信是“獅子魚”,“當它游泳時,看起來像有個奇怪的卡通狗鼻子背后浮動著濕紙巾。”這種魚渾身成白色,頭大、眼睛小、沒有魚鱗,通常較人類的手掌稍長。
英國亞伯丁大學aberdeen university科學家杰米生an&nn博士表示:“這種棲息深度很深的魚,不像我們所曾看過的東西,也不像我們已知的任何東西。”
為適應深海環境,深海魚的生理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反映在深海魚的肌肉和骨骼上。由于深海環境的巨大水壓作用,魚的骨骼變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彎曲;肌肉組織變得特別柔韌,纖維組織變得出奇的細密。
更有趣的是,魚皮組織變得僅僅是一層非常薄的層膜,它能使魚體內的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保持體內外壓力的平衡。這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深海魚也不會被壓扁的原因。另外,深海魚類的眼睛也變得非常奇特。我們常見的金魚,不僅顏色非常鮮艷,兩只眼睛特別大,而且好玩。
和金魚比較,生活在深海里的魚類,其眼睛結構要比金魚眼豐富多了。一般魚的眼睛,多生長在頭的兩側,而生活在深海中的魚,眼睛卻長在頭部的背部。從正面看,后魚的兩只大眼框,簡直就像是豎起來的兩只電燈泡。而從上往下看,兩只眼睛又像兩個大圓圈,占據著頭部的“要塞”部位。更有趣的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