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這么冷臉對她了。
也是,來則是客,進門自然就該歡迎。
雖然這客是不請自來的,不過她還是做那大度的主人。
“大公雞、豬肉、酒、四季衣物……”就要迎親了,譚氏再次清點著聘禮。
“真是豐盛。”馬如月是第一次看這古代人的迎親儀式的感而發“娘,當年我成親的時候有沒有這些?”
“什么都沒有。”譚氏生氣的說道“就你奶奶做主,寫了一紙婚約,第二天江家就來了花轎將你接走了,至于禮數上,江家二老太太說情況不同就不講究了。”
意思是她還是閃婚的?
真是便宜了江家人。
江麗遠聽到這兒就覺得不對了。
“我大哥成親的時候可是花了兩百多兩銀子的,不可能連聘禮都沒有?”江麗遠最后沒忍住。
“聽你的意思是我胡說了?”譚氏很生氣“我幾十歲了,犯得著騙你們嗎?對了,如月,你不記得了嗎?”
“我……”露馬腳了“我當時都嚇昏了,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記得了。”
好吧,這事兒就成謎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江麗遠怎么也睡不著。
“嫂子,或許,我們都被騙了。”江麗遠想了又想,最后得出了這么一個結論。
什么意思?
“二房的人拿了銀子并沒有辦事,將我們當冤大頭了。”江麗遠道“二房的人太心黑了。”
現在才發覺,有點晚了!
想著去族長大院一晚沒有收獲,馬如月還是有點不甘心的。
第二天,馬家村十八個壯小伙在余氏這個媒婆的帶領下挑挑抬抬的去了關家迎親。
吉時吉日吹吹打打的八抬大轎將關一珊給抬進了門。
見證了馬如海的幸福,江麗遠不禁有點羨慕起馬家人的熱鬧了。
“一共三十二桌酒席。”馬如青負責登記禮金,晚上賓朋都走了后他就在核算情況“娘,大伯和三叔都送了禮,一個一百文錢。”
“噗嗤”一聲,馬如月沒穩住笑出了聲。
真是像打發叫花子一般,一百文錢也能拿得出手。
“他們有心了。”譚氏嘆了口氣“你大娘和三娘經常想要進來,只不過毛豆有點兇都沒有機會找我聊天,這次借著你大哥的親事,怕是想要重新交好于我們。”
這個時候交好?
馬如月想的是老娘不會心軟了吧?
“聽說你那奶奶病了,也沒錢請大夫看診。”譚氏道“如海,不如你帶著一珊去看看她,再給她一兩銀子做藥費。”
這么大方?
“不管怎么樣,她都是你們的親奶奶,是你父親的親娘。”譚氏無奈的搖頭道“你的親事辦得很風光,十里八鄉都知道馬黃山的兒子成親了,若是知道他的親娘生病沒錢治怎么也會編排到咱們頭上。”
“娘,您這是不記恨她了?”馬如月覺得譚氏就是善良啊,大度到可以不計較。
“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吧。”譚氏道“我很慶幸當年的分家,才有了現在的馬家。我們過得不比她們差,這就是老天厚愛了,我們不必再去計較別的事了。”
好吧,以德報怨,這是傳統美德。
馬如月沒再開腔。
對關一珊這個新媳婦,馬家人都覺得沒得挑。
見人都是笑瞇瞇的打著招呼,新婚第二天一早就進了灶房。
連江麗遠都學得馬大嫂是一個好相處的。
又或者是因為在譚氏那兒碰壁太多,關一珊不排斥她就覺得親切了。
譚氏去哪關一珊就跟著去哪兒,婆媳相處就像親母女一般。
“我娘是有了媳婦忘記女。”馬如月悠悠嘆息一聲“看來馬家是沒我的位置了。”
“